雛鷹總有飛出巢的一天,眼見著趙文煊和李方榮二人的態度如此堅決,趙長盛和李樹懷雖有些擔心,但更多的是感到欣慰。
孩子終於成長起來了,願意擔負起屬於他們這一輩人的重擔。
這讓趙長盛和李樹懷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當年他二人也是如此年輕便已領兵上陣殺敵。
不知道受了多少傷,不知道有過多少次出生入死,才終於有了今日的成就。
如今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總不能將他們一直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也該放他們出去飛翔了。
外麵的世界雖然風風雨雨,充滿著各種困難與危險,可終究要讓他們學會自己去麵對。
所以對於趙文煊和李方榮跟隨邵曦一同出使東穆國之事,趙長盛和李樹懷二人並不反對。
隻是如此一來,他們就要多費一些心思了,畢竟自家的獨生兒子都跟著去了,那就更不能讓使團有什麼意外了。
其實這也正是邵曦提出這個請求更深層的意思。
雖然他口中說的是身邊需要兩個有能力的人來協助自己,但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便是邵曦想通過趙文煊和李方榮隨自己同行,更直接地增加趙長盛和李樹懷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把他們的兩個兒子帶在自己身邊,他們自然會更加用心地去應對此事,倘若自己出了事,他們的兒子也必然會跟著一起出事。
所以就算不是為了自己,他們也會竭儘全力保證使團平安歸來。
隻是陳兵邊境邵曦覺得是不夠的,雖然當初他向蕭常毅提出這個請求的時候並沒有細說。
但是領兵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都要依照現實的需要來展開行動。
如果隻是邵曦自己帶著使團前往東穆國,趙長盛和李樹懷也許隻會按照蕭常毅的旨意將大軍擺在邊境之上,對東穆國形成一定的威懾。
可這也僅僅隻是一種威懾,沒有蕭常毅的聖命,就算是趙長盛也不敢隨意帶領大軍闖入東穆國境。
那樣的話,自己在東穆國就算出了什麼事情,趙長盛和李樹懷也隻能表示愛莫能助。
可如今不同了,他們兩個的兒子被自己帶在了身邊,不管有事還是沒事,這兩位將軍都會想儘一切辦法以求使團此行的萬全。
邵曦的這種做法雖然顯得有一些卑鄙,但也不失高明。
既讓趙文煊和李方榮協助了自己,同時又等於是綁了兩個人質在自己的手中,逼著趙長盛和李樹懷將所有心思都放在這件事上。
其實說是卑鄙也不完全對,這一次也正是趙文煊和李方榮為國建功的好機會,同時他們也可以跟著自己前往東穆國開拓眼界,增長見識。
將來要領兵馳騁沙場之人眼光不可短淺,心胸不能狹隘,這一次帶著他們出去也算是給他們一個磨煉的機會吧!
同樣的事,不同的說法。
雖然邵曦另有目的,但是話說得足夠漂亮,趙長盛和李樹懷自然也不會覺得邵曦的這個請求太過分。
作為朝中武將,雖知道此行險阻重重,但他們依然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去經曆此番曆練。
沒有見過生死,如何能做到不畏生死?就算明知道有危險,也該讓他們去經受這種磨煉。
趙長盛伸手將趙文煊和李方榮二人拉了起來,親自為在座的所有人將酒杯斟滿。
然後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端起酒杯對幾人說道:“此杯我們共飲,既是預祝邵曦此次出使東穆國順利平安,也是拜托邵曦替我們二人照顧好這兩個小子。
“他們雖然年紀與你相仿,可見識與心性卻遠不如你,此次你帶他們二人外出曆練一切還請多多費心,老夫與老李在這裡先行謝過了!”
在座的人也紛紛起身,將酒杯端起。
邵曦笑著說道:“兩位將軍請放心,此行隻要我邵曦無事,就必然保證二位公子也平安無事。
“我們三人一定會一同歸來,倒是這一路上諸般事務還需要趙公子和李公子多多相助於我。
“隻要這一次出使順利歸來,我必向聖上舉薦兩位公子,未來景元王朝保境安民,開疆拓土還需要兩位公子這樣的青年英才。”
趙長盛和李樹懷聞言都欣喜不已,對於他們來說,兒子能夠平安歸來自然是頂重要的事情。
可同時他們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就一番作為,也算不辱沒自家世代將門的傳承。
如今有了邵曦的這句承諾,他們自然安心許多。
因為他們都知道,邵曦憑著一己之力便在南趙和西域成就了諸般大事,想必此次東穆國之行有趙文煊和李方榮跟在身邊更是如虎添翼。
憑著邵曦的才智,必然不會將自家的兒子帶入險境。
隻要此次東穆國出使能順利完成,邵曦在聖上麵前舉薦那兩個孩子,那麼趙文煊和李方榮二人的前途便是一片大好。
“有你這句話,我和老李就什麼都不說了,你們三個年輕人這一路上一定要互助互愛。
“尤其是你們兩個,凡事都要跟邵曦多聽多學,無論如何都要確保邵曦的周全。
“這才是你們兩個此行最重要的任務,若是邵曦有了什麼差錯,你們兩個也就不用回來了。”
趙長盛這話說的其實也挺有意思,從表麵上聽起來他是在囑咐自己和李樹懷的兒子,一切都要以邵曦的平安為首。
但實際上也是在向邵曦表達自己的誠意,等於是告訴邵曦大可放心,此事他與李樹懷必定會傾儘全力,想儘一切辦法保證他們在東穆國內的安全。
同時言外之意也是在拜托邵曦要替他們照顧好自己的兩個兒子,無論如何三個人都要一起平安歸來。
邵曦要的就是這個。
其實他並沒想過在危急時刻扔下趙文煊和李方榮二人不管,既然三個人一同出去了,那便是性命相息共為一體。
無論麵對怎樣的危險和困難,都必定要共同進退,不離不棄。
不過與此同時,他也在給自己上一個保險,有了趙長盛和李樹懷這兩個手握重兵之人的相助,此行也算是事半功倍了。
邵曦相信,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二人絕不會死守軍令,必定會親自領兵進入東穆國境內來接應自己。
這就是將趙文煊和李方榮帶在身邊最大的好處。
邵曦端著酒杯,十分鄭重地對著這兩對父子說道:“此去雖勢必一路艱險,但有了兩位公子相助,再加上兩位將軍的策應,在下有信心此次定能不辱聖命順利出使歸來。
“兩位公子都是才智過人,我三人聯手必會披荊斬棘,逢凶化吉,還請兩位將軍安心。”
見邵曦都這麼說了,趙長盛和李樹懷也不好再多囑咐了,否則便顯得有些信不過邵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