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百裡佳木會點頭稱是,甚至可能會開口譴責邵曦一番。
卻不想他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雙眼看著陸修文,語氣平淡地說了一句“我倒是不這麼覺得。”
“哦?殿下有不同的看法?可否說出來聽聽?”
百裡佳木略微思索了一下,這才緩緩地說道:“景元使臣羞辱禮部官員自然是不對。
“可為何禮部的這些官員在明知對方提出如此要求是羞辱他們的時候,卻依舊照做了呢?
“我相信當對方提出這種過分要求的時候,他們一定也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可最後禮部尚書梁德政卻做出了妥協。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禮部有把柄在對方的手中。
“我雖然身在東宮,可對外麵的事情也並非全然不知,這景元帝國的使團進入我東穆國之後,似乎禮部並未派出官員前往東平關迎接使團。
“而使團卻依舊如期抵達濟州城,可剛剛到了城外便被攔在了外麵,此事若我所料不錯的話應該是大將軍所為。
“宮外帶回來的消息是使團就在濟州城外紮營做飯,不打算進城了,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為皇祖母賀壽之事。
“想必梁德政緊張的是這件事,所以才不得不出城迎接。
“雖然兩國之間一直不睦,可使團出使講的是個禮數,先是東平關失禮,後又在這濟州城外對人家的使團無禮,換是我也會反擊。
“既然失禮在先,遭人刁難也就是意料之中,說起來也全是他們禮部自找的。
“不過我身為太子站在東穆國的立場上來看,那景元使臣確實是很狂妄,可我又說不出他哪裡不對。”
陸修文聽著百裡佳木的話,忍不住滿意地點了點頭,眼前的這個太子果然是個能夠明辨是非之人。
他雖然以東穆國太子的身份認為邵曦有些狂妄,但於情於理他又對景元帝國使團之事表示了理解。
其中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以及是非曲直,他都能夠了解和分析得清清楚楚。
而不是僅憑著自己的好惡來做出評價,這是讓陸修文感到最欣慰的。
“那麼殿下認為聖上會如何處理這件事?畢竟禮部官員為景元帝國使團牽馬,而且是在大庭廣眾之下。
“不管怎麼說都有失國體,殿下覺得聖上會不會對景元的使臣問罪呢?”
對於這個問題,百裡佳木倒沒有什麼猶豫,很痛快地搖了搖頭。
“應該不會,我能想到的事情父皇必然也能想到,既然是我們理虧在先,自然沒有理由去向人家使臣問罪。
“再說了,將此事鬨大的話對於我們沒有任何好處,誰會頂著一張被人打紅的臉到處告訴彆人自己被人打了?
“此事應該會就此不了了之,就算父皇要問梁德政的罪,那也是等使團離開東穆國之後。
“父皇也未必會這麼做,畢竟此事若沒有父皇的默許,他們也不敢如此擅自妄為。
“隻不過這種事情無論如何都不能牽扯到父皇的頭上,否則我東穆國真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見百裡佳木分析得頭頭是道,陸修文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這個太子雖然年輕,如今卻已經能夠將事情看得如此通透,這對他未來接掌皇位是有很大好處的。
手中掌握權力是一回事,懂得如何使用權力則是另一回事。
百裡佳木生於皇家,長於宮中,從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是權力的擁有者。
可若是不懂得如何使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權力,那對於他來說將會是一種災難。
匹夫無罪還懷璧其罪,更何況他身為皇家之人?
如今又是東宮太子,若是不懂得如何運用自己手裡的權力,將來勢必會被有心之人所謀篡。
到那個時候,他雖然名義上是皇帝,實則卻是彆人手中的提線木偶,一個傀儡罷了。
如今看到百裡佳木有此番心思,陸修文也甚感安心,東穆國將來交到這樣的人手裡應該不會有錯。
“剛剛殿下也說覺得這景元帝國的使臣太過狂妄,可除了狂妄之外,殿下對此人有沒有什麼彆的看法呢?”
百裡佳木似乎在等著陸修文的這個問題,見陸修文終於問出了口,他有些迫不及待地說道:“當然有!此人雖然有些狂妄,但我還是挺佩服他的!”
“佩服他?他對我東穆國如此無禮,甚至戲耍禮部官員,殿下又何來佩服一說呢?”
百裡佳木站起身,背著雙手在書房中來回踱起步來。
“正是因為此人足夠狂妄,才讓我感到佩服。
“聽說此人年紀與我相仿,如此年紀便能被景元帝國的皇帝委以重任,帶領使團出使我東穆國,料想此人絕非平凡之輩。
“東平關未見禮部迎接,他卻什麼都沒說,就這麼帶著使團來到了京城,到了城外遭人刁難使團不能入城,他也並未前來理論。
“而是選擇就地紮營,這倒是反將了大將軍一軍,同時也等於給禮部梁德政下了最後通牒。
“使團進不了城就不能給皇祖母賀壽,這個責任到時候任誰都擔不起。
“他是景元帝國的使臣,賀不賀壽對他來說未必有那麼重要,可對於尉遲大將軍和梁德政就不同了。
“此番以不變應萬變足見此人城府極深,性情沉穩,而且心思縝密,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的勇氣。
“一個外邦使臣在濟州城下與我東穆國眾多官員鬥得有來有回,而且還能逼得禮部官員們為使團牽馬。
“往年景元帝國派過來的使臣,先生可曾見過有這樣的?”
毫不誇張地說,此時百裡佳木對邵曦的欽佩之情已是溢於言表,陸修文看在眼中也覺得時機差不多了。
“殿下,若是在太後壽辰之前能與此人見上一麵,殿下可願意?”
“與他見上一麵?在哪裡?在這裡嗎?”
“不錯,就是在這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