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薑春山的嘴硬邵曦不屑地笑了一下。
“兩國敵對百年的確不假,可誰又說兩國之間的關係不能改善?因此就質疑我朝聖上的誠意,薑老夫子是否有些武斷了?
“做學問的人理當胸懷天下,您老心中戾氣如此之重,是否有背文人風骨?
“說我們虛情假意?在場諸位也都看到了,我們此次前來所進獻的禮品有多少?
“常言都說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彆的不說,就說我朝聖上所贈的這尊九天紫金鳳足有百斤之重。
“這百斤的紫金鳳我們路途迢迢地從京都大梁一路送至太後她老人家的麵前,又有何虛假可言?
“倒是薑老夫子,不知您老所住之處離這皇宮又有多遠?您獻上的所謂文章又有多重?
“本使相信,薑老夫子所著文章想的是要傳遍天下,讓天下文人都知道您寫了些什麼。
“那麼這天下人人皆可得到之物被您拿來作為太後壽辰的賀禮,是不是有些敷衍了呢?”
邵曦這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之前薑春山將蕭常毅和邵曦所獻的禮品貶得一文不值,此時邵曦用同樣的方式也把薑春山所獻的壽禮貶得一無是處。
而且還言之鑿鑿,有理有據,一時間讓所有人都覺得他說的還挺有道理!
此時的薑春山早已經有些氣血上頭了,他沒想到自己率先發難,竟被邵曦這麼硬剛了回來,還將自己懟得無言以對。
雖然他覺得邵曦是在胡攪蠻纏,但心裡也清楚是自己挑釁在先。看來借著獻禮的機會想要讓邵曦下不來台是徹底失敗了。
雖然知道此時退卻會有些丟人,可再這麼與邵曦爭論下去,不知道這小子嘴裡又會說出什麼話來。
於是強裝大度地說道:“老夫不與你這無知小兒爭辯,簡直是有失老夫的身份。”
說完,一甩袖子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一屁股坐了下去,捋著胡子在那裡生悶氣。
身邊跟著的那幾個文人也不停地在拍著他的馬屁,說什麼不與邵曦這種粗鄙無知之人計較的話。
邵曦可是個一點虧都不能吃的主。
就在薑春山轉身離開之時,他還不忘回上一句“老夫子說得沒錯,與我這個晚輩爭論這麼半天,豈不有**份?”
不要說圍觀的眾人,就連太後聽到邵曦這句話都差點“撲哧”一聲樂出來。
乍一聽好像邵曦還挺讚同薑春山的說法,可仔細品味便會發現,邵曦是在說薑春山倚老賣老,以長欺幼,與自己這個晚輩較了半天勁實在是丟人現眼。
在場之人任誰都沒想到,平日裡那個不苟言笑,滿臉莊重的薑春山今日竟會被景元帝國來的這個年輕使臣氣得吹胡子瞪眼。
言語上吃些虧也就罷了,還被人家如此貶損了一番,著實是有些出人意料。
不過那些在皇宮門外見到過二人初次對話的官員卻似乎早就料到了結局,此時都是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見薑春山再次從邵曦那裡吃了癟,還有人偷偷發笑,看起來薑春山平日裡的人緣也不怎麼樣。
獻禮過程中發生的這點小插曲總算是過去了,對於景元帝國此次所獻的壽禮太後還是十分滿意的。
太後高興了,百裡野林自然也高興,那麼之前發生的那一點點不愉快沒過多久就被拋在了腦後。
獻禮結束之後又是一番歌舞,接下來便到了在場眾人向太後敬酒的環節。
這敬酒之事看起來像是隨意,實則也是提前做了安排,什麼人能敬酒,什麼人先敬酒都是有說道的。
有資格最先向太後敬酒的當然是當今聖上百裡野林,接下來便是皇後、太子、王公大臣們。
由此也可看出,這敬酒的順序其實就是按照身份和等級的高低來進行排序的。
彆看那些民間的名士都是被百裡野林邀請而來,但從身份上來說他們隻能排在最後。
而這些排在最後的人也有著先後之分,其依據就是他們在民間的聲望。
說起來,在這些人當中有資格先向太後敬酒的非陸修文莫屬。
他本人在東穆國內聲望頗高,如今又是太子的幾位先生之一,能夠教太子讀書自然是文人中的翹楚。
可不知道是不是薑春山刻意為之,明明在王公大臣敬酒之時便可上前向太後敬酒的薑春山,卻偏偏要將自己排在最後這群人中。
按理說,身為當朝太傅是有官職在身的,但薑春山偏偏要以文人自居。
說什麼自己首先是個文人,其次才是官員,所以願意自降身份與這些民間的文人學士一同向太後敬酒。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就是想借此機會來擠兌陸修文。
因為有了他在,這群人敬酒的排序便隻能從他開始,因為他才是整個東穆國聲望最高的文人。
如此一來,他就等於是在明裡暗裡踩了陸修文一腳。
雖然陸修文本人並不計較此事,可終究有人是看不順眼的,為此私下裡也沒少嘀咕,卻無人敢公開質疑。
大家都知道得罪薑春山就等於是得罪了整個東穆國的文壇,再想要在東穆國立足就很困難了。
也隻有陸修文這樣性情堅韌之人才能一直堅持到現在,甚至還得到了百裡野林和太子百裡佳木的器重。
如今他做了太子的先生,也是讓薑春山一直都感覺如鯁在喉一般的事情。
說起來薑春山也真是夠小心眼的,就因為當年與白鼎公的辯論落得慘敗,這些年但凡是與白鼎公有關之人他都會尋機刁難,以作報複。
陸修文是白鼎公的門生,也因此成了他的眼中釘。
陸修文教太子讀書之事若不是因為太子百裡佳木自己的要求,又得到了聖上百裡野林的允準,他早就想辦法將陸修文趕走了,又怎麼會允許他留在太子身邊教書呢?
說到這敬酒環節,薑春山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因為不管何人上前敬酒都要準備一段賀詞,在敬酒之時向太後表達自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