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野驢?
一說這個。
大家夥頓時來了勁:誰不知道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野驢渾身都是寶,驢肉能賣個好價錢不說,而且也驢皮也是個好東西。
要是打到一頭公驢的話...嘿嘿,老支書拿它去送信用社主任。
保管他愛的不得了...
驢杆杆麼!
而在陝北有個地方,正好就叫做野驢溝。
據說在野驢溝那邊,千百年來,一直都有野驢群出沒。
隻是野驢的警惕性很強,再加上奔跑速度又快,所以很多獵人即便看到了野狼驢的蹤影。
最終多半也隻能悻悻而回。
看得到,追不上嘛!
再加上那些獵人,也不是人人都能配備步槍,在這個時期,那些成分不好的人,是摸不到槍械的。
要不然上麵的乾部一瞪眼:你拿著槍,打算咋解?
想返工倒算是吧?
光是這句話,嚇也能嚇死他們!
所以除了少部分有資格持槍的獵人之外,大多數獵人,其實拿的還是弓箭、土火銃。
就靠這些玩意兒?
那些機警、皮又厚實的野驢,除非讓獵人們有機會在10米左右的距離開槍。
否則的話,鐵砂是很難打得穿野驢皮的。
現在正好狩獵隊裡步槍、長短火銃齊全,人數也多。
而野驢溝占地據說很寬廣,並不是簡單的一條山溝溝。
裝備精良人員眾多,正好可以分頭進入野驢溝的每一條溝壑裡去,仔細搜索。
說乾就乾!
剩下的10個人,立馬動手整理行囊、架上驢車。
然後直奔野驢溝而去
野驢溝距離宿營的地方,還挺遠的。
一行人直走到太陽都快落坡了,這才趕到了野驢溝的邊緣地帶。
站在坡頂,大家趁著天還沒黑,預先觀察了一下野驢溝的地理環境。
直到此時。
大家夥才真正感受到了塞外這些千溝萬壑,到底有多粗獷!
此地的環境和脂米縣那一帶,有所不同。
脂米那邊的黃土塬,更平緩一些,黃土之中很少有多少石塊。
而這裡的懸崖更陡峭,溝壑也更深,不少懸崖峭壁,都是由那些風化了的碎石組成。
看上去非常的危險。
整個大地呈現出一種黑褐色。
據說是因為這邊的黃土地裡麵,侏羅紀的煤矸石含量多,以至於這裡的溝溝坎坎,顏色都更深一些。
站在高崗往下望。
整條野驢溝呈現出歪歪扭扭的走向,溝壑兩邊有無數分叉。
看上去像個“非”字型。
目光所及的野驢溝的溝底,中間似乎有一條小溪流。
隻是兩岸的蘆葦,實在是長得太過茂密了。
大家也隻能根據蘆葦的走向,猜測那裡應該有一條小溪,而見不到它的真麵目。
野生動物喜歡逐水而居。
看來,這野驢溝裡有野驢出現,倒也應該合乎情理。
“到時候,我們把人手分成幾個小組,大家夥先沿著支岔,從塬上往支岔底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