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直門城牆上,
正欲要收隊的旗手聽得嶽淩語氣一變,也不由得神色一凜,又齊齊的停住了腳。
轉回身,與嶽淩躬身答話,“回稟大都督,這旗自發到我們手裡的時候,就是這幅模樣,我們是不敢讓它有任何缺損的。如若不然,樞密院事盧大人定然饒不了我等。”
旗手們懇切點著頭,隻待嶽淩的話。
凝了凝眉頭,嶽淩又問,“這旗發到你們手裡,原本旗穗就是有時有,有時沒有?”
旗手們又道:“有的時候多,沒有的時候少。這旗夜裡都是要送到正陽門去保管的,盧大人也沒過問這小事,興許就是哪一隊在戰亂時,將這旗穗碰掉了。”
眼看著嶽淩臉色不對,這等小事,都盤查的如此細致,旗手們人人自危,為自己找起了台階下。
嶽淩和他們想的當然不同。
“旗上有無旗穗的區彆,對於人而言,的確不好發覺。可海東青在草原上是以野鴨、鬆雞、野兔喂食,甚至能捕捉到田鼠,便是再細小的區彆,也無法躲過它的眼睛,以此傳遞信息,當然是可行的。”
嶽淩思忖著道:“上一次旗子上沒穗那那一日,可聽得見鳥叫了?”
聽嶽淩問出了出乎他們預料的問題,旗手恍惚了一陣,才反應過來,嶽淩並不是在與他們問責,而是在調查什麼事情。
眾人不敢怠慢,認真思慮著,又一同商量議論完,給出準確的答案,“回稟大都督,五日前曾拿過這個沒穗的旗,那日清晨是有鳥叫。”
“那日也有北蠻騎兵在城下?”
“對對對,就和今日清晨時相差不多。”
嶽淩微微頷首,心下有了計較。
“好,你們先回去吧。今日我問你們的事……”
旗手們皆是鬆了口氣,此刻頗為上道,立即回應,“我們對天發誓,絕對不亂嚼舌根,絕對不讓旁人知曉。”
……
樞密院,
馮愈,盧淵一同在班房中忙碌著。
每一日的兵力換防,輜重補充,以及對於軍情的分析等機密大事,皆要出自這一間班房。
天色漸黑,銅鑼響過不知多少時辰,馮愈揉了揉肩頭,從座上起身。
“幸好嶽淩他突襲了一回敵軍大帳,近來京城九門需要補充的輜重,也就僅是些糧草而已,否則我這天黑也難辦完差事啊。”
完成了自己負責的一塊兒,馮愈便欲要歸家歇息,又見得一旁盧淵正是愁眉不展,便上前問道:“盧大人,這是遇到什麼難事了?”
盧淵一抬頭,眉間的褶皺散開,顯出笑容來,“沒,沒什麼難事。你說的不錯,全賴嶽淩之力,這幾日能讓我們輕鬆些。”
抖了抖手上的文書,盧淵又道:“不過,嶽淩布置的這城牆換防越來越勤快了,明日又要從德勝門抽調兵力去往東直門。”
馮愈笑道:“這算得什麼難事,隻將文書送出去,讓下麵的將校去做就是了。”
盧淵歎息道:“隻讓一隊人長久去守一門,待兵力有損時再補充不就好了。這來來回回的折騰,隻是憑空耗費人力罷了。”
馮愈斟酌著道:“多半他也是有考慮的。如今我們守了兩個多月,倘若一門的士兵士氣較差,還久處在一處,發生士兵嘩變、奪門獻敵的事情則不好了。”
“而且,好幾門的將軍都是四王八公家的子弟,有些還曾與康王府有舊交,說實話,連我也難以信任他們。倘若不是京中無人可用,怎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樞密副使柴樸掀簾走了進來,端起馮愈的茶壺,為自己斟了盞茶,搖搖頭歎氣道:“這就是為何,左相、右相我們坐到一起時,談論嶽淩都是說他老於謀事,你還是沒想清楚。”
馮愈和盧淵一同起身,向柴樸行了一禮,“柴副使,您還沒歸家呢。”
柴樸頷首,道:“四王八公一脈,之所以去投奔康王,便是因為能入太子殿下眼中的,還是太少了。他們每襲一代便要降一次爵,若無軍功在身,再過兩代朝中再沒他們的事了,這怎能讓他們不急?”
“而這次,嶽淩多多少少給了他們幾家一些機會。還有一些四王八公家子弟當不成守門大將的,也讓子孫後輩去當一個小將校,沾沾軍功。如此,他們才能勠力同心的去守門,而不是在城中作亂,再與北蠻暗通款曲。”
馮愈和盧淵聞言皆是恍然大悟,連連點頭以為有理。
柴樸又笑道:“彆看嶽淩年紀小,這官場一道的規矩,真是比你我還要熟稔於心。”
將茶水飲儘,柴樸又道:“好了,馮同僉就先回去吧,盧院事也該去城牆檢閱旗手了吧,便不多聊了。”
柴樸又回了正堂,盧淵和馮愈恭送著,而後便結伴出了門。
柴撲拾起桌上文書,卻又放下,起身望向門外的兩人,又是搖頭歎息了一陣。
……
養心殿,
元慶帝臥在榻上,下麵齊齊臥倒了三個小家夥。
“見過皇爺爺。”
元慶帝的臉上綻放出許久未見的笑容,低聲道:“好好好,真乖,都起來吧。”
“戴權,與他們些賞。”
戴權從預先準備好的錦盤裡,取了三塊玉佩,一個個遞交到三個小家夥的手裡,並躬身與他們行著禮。
隔代親似是在皇家也適用,元慶帝見了這幾個小家夥,身上的疼痛似是都減輕了幾分。
“他們可都讀過書了?”
太子妃侍立在小家夥們的身後,福禮回著元慶帝的話,“回陛下,已為他們尋了蒙師,如今在讀四書。”
“好,很好。見著都挺聰慧,有二郎的模樣。”
籲出一口氣,元慶帝又道:“罷了,見過一麵也就好了。先回去吧,免得這房裡的汙穢之氣,沾染了孩子。”
太子妃又是一禮,再喚起三個小家夥。
“皇爺爺再見。”
待太子妃引著三個皇孫出了殿時,正見到夏守忠快步出門,似是一臉愁容。
一抬頭夏守忠也見到了太子妃一行,忙停住腳讓開道路,躬身行禮道:“太子妃。”
太子妃微微點頭,疑惑問道:“行色匆匆的,是要做什麼去?”
夏守忠手上捧了一份奏疏,佯裝為難道:“嶽淩從宮外遞進了一份奏疏要呈交給陛下,是有關接下來的戰事。他與老奴也說了,如果太子妃想要一觀也無礙。”
太子妃搖了搖頭道:“他統兵在外與皇城知會一聲本就是他的本分,殿下將事情托付於他,本宮自然也是信得過他。而且這兩月來,他次次能夠擊退來犯之敵,還能領兵突襲北蠻大寨。論軍事,城中鮮有人能與他相比,本宮便是看了又能斷定其中利弊否?”
夏守忠點點頭,道:“是,是老奴多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