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償命?
那土匪不是白拜了你這尊佛,這不就是騙大傻子來殺?
祝彌瞠目結舌,本意是想說應該甄彆一下,彆讓凶性難馴之徒披著佛門外衣,逍遙法外。
聽陳景這麼一解釋,突然有一種保守派覺得激進派太保守,正方變反方的既視感。
快步湊到陳景近前,扭捏的追問道:“聖僧不是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家都已經成佛了,殺佛不太好吧!”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正是世人對這句話存在謬誤,黑風寨眾匪才會妄想用這個漏洞逃脫因果。
佛宗之相,獅子之威隻是催化劑,逃脫因果報應,才是五十五名匪徒願意接受度化的根本原因。
謬誤雖然存在已久,但總要有人負重前行,用生命糾正世之謬誤。
這樣的人不管本心如何,怎麼不算是聖僧弟子呢?
或者說,是先有這些聖僧弟子,他們的師父才能成為聖僧。
陳景回眸望向五十五位佳徒,不禁露出一抹欣慰微笑,繼續向祝彌解釋道:
“既然已經成佛,肯定甘願以此身來贖昔日罪業,你幫他殺他,助人成佛,功德無量,怎麼會不好?”
“如果他不願意贖昔日罪業,隻想用佛名苟活於世,說明他並未成佛,殺他就是罪有應得,同樣功德無量,何錯之有?”
“所以他成他的佛,你砍你的頭,兩者完全不衝突。”
祝彌:“…………”
法濟:“…………”
好一個不衝突。
原來這句話還能這麼解釋?
五平縣的劊子手,一次性幫助五十五人成佛,功德還不得溢出來?
祝彌也陷入短暫沉思,作為一位沙場活下來的兵頭,講究的是令行禁止,思維上更偏向於法家。
佛教有些理論與法有衝突,因此哪怕佛教是新唐的國教,祝彌其實也半點不信。
但經陳景這麼一解釋,好些衝突的地方一瞬間就通順了!
繼續問道:“聖僧還有說等清洗完罪業,讓他們入佛門修行,人都死了還怎麼入佛門,算是為了救人打了個小小的妄語嗎?”
陳景神色一肅:“施主可不要謗僧,貧僧向來是個信人,我佛不是還講轉世輪回,放下手中屠刀,放下心中屠刀,佛緣深厚,且洗清了前世罪業,自然能拜入佛門追求正果,小僧對這五十五名迷途知返弟子可是很滿意的。”
“…………”
祝彌一路不斷追問佛法問題。
陳景沒有打禪機,因此很輕易就能理解含義,讓祝彌對佛法的領悟肉眼見漲。
自身堅守的認知和世界和解,隻覺得心靈卸下一副重擔,本來是沉默寡言的類型,卻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恨不得回五平縣的路再長一些,將心中多年疑惑一吐為快。
武僧在一旁豎起耳朵聽,聽到明覺處便點了點頭。
練武時間多,參禪時間少,隻覺得千葉所講不似其他長老深奧,倒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奇異。
金池長老也在偷聽,心中卻翻起一股驚濤駭浪:“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