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承王說的這句話他就知道承王應該還沒有收到全軍覆沒的消息。
“倒是沒有折損多少兵馬,隻是那些歹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會兒連屍首都找不到了吧?對了,我瞧他們穿的服飾有些像是皇兄家裡的府兵相似……莫非……”
聽到蕭焱辰的話,承王的眼中閃過一抹驚慌之色,迅速否認道:“賢弟莫要胡說,家裡的府兵都在府中,怎麼可能會在外麵?”
蕭焱辰聽到他的話笑了:“應該是我看錯了,我看那些軍隊訓練有素,人數少說也有三萬,這可遠遠超過了可以養的府兵數量。皇兄應該沒有私自養兵。”
聽到蕭焱辰的話,承王早已出了一身冷汗。
一是因為他派出去的兵應該是全軍覆沒了,二是有可能蕭焱辰還掌握了他私自養兵的證據。
但轉念一想,蕭焱辰的五千兵馬怎麼可能破了他的三萬兵馬,還沒有傷亡?
莫非是他並沒有經過白虎峽穀,而是繞道過來的京城?
蕭焱辰既然能撒謊自己出發的日期,也不是沒有可能繞道而行。
可如果他真是繞道來的,他又是怎麼知道他派去的三萬人埋伏在白虎峽穀?
難道是他通過細作,早都知道了他的計劃?
承王越想,越覺得這個可能性越大。
他必須得早點恢複,派人去趟白虎峽穀瞧一瞧才行。
想到這裡,承王急匆匆找了借口就回了府。
承王和蕭焱辰一樣,雖然都是皇子,但都各自被封了王,都在皇宮外各自有府邸。
蕭焱辰倒是沒有急著回自己在京城的府邸,而是去後宮看望沈貴妃。
沈貴妃是他的母妃,也是她在他出征前給了他一麵銅鏡。
也是因為那麵銅鏡,他才能和顧晴相識,也能活著回到京城。
他從小對父皇沒什麼感情,但和母妃的感情卻很深。
曾經還跟著沈貴妃在冷宮待過一段時日。
沈貴妃早已得到蕭焱辰凱旋歸來的消息,有些坐立不安地等著他的到來。
一旁的丫鬟看到沈貴妃焦慮不安的模樣,開口安慰道:“祁王殿下一向孝順,退朝後必定會來著怡寧殿中找貴妃娘娘的,娘娘不必憂心。”
“本宮不是怕他不來,本宮是擔心他在外是否受了苦……”說著沈貴妃的眼眶就有些濕潤了。
她在宮中也不知完全沒有得到邊關的消息,她曾聽聞斷水少糧,蕭焱辰和將士們隻能吃草根,吃樹皮度日。
她也曾往延邊城派去過幾次糧草,卻都毫無音信。
因此她整天都在宮中以淚洗麵。
現在忽然得知蕭焱辰凱旋歸來,高興之餘,想起他在邊關所吃的苦,忍不住心疼。
就在這時外麵的太監稟報說蕭焱辰來了,沈貴妃立即起身去迎接,就看到蕭焱辰神采奕奕地跨過門檻,進了怡寧殿。
“兒臣給母後請安。”蕭焱辰恭敬地對沈貴妃行禮。
沈貴妃仔細端詳麵前多日不見的兒子,見他神采奕奕,威風凜凜,毫無承受過痛苦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