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婉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而是輕輕抿了一口茶。
“勝楠,古家商隊是你古家的心血,也是伯府最忠誠的商隊。為了它,往日身為姑娘家的你就放下針線牽起了馬韁,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地隨著商隊東奔西走。”
“這些伯府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如今伯府蒸蒸日上,有朝一日或許可以恢複往日國公府的榮威,已經有能力騰出手助商隊一臂之力。”
說到這,她的目光透過嫋嫋升起的茶煙,落在古勝楠略顯疲憊卻依舊精神抖擻的臉上。
“說說吧,不知你對商隊下來的發展有何想法?”
古勝楠神色一凜,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
“不知夫人的意思是……”
她一時有些胡塗。
柳婉沒有回答,緩緩放下茶杯。
“本夫人今天回娘家,除了看望祖母外還因為陛下選中了我們柳家……”
她把下午時分的事詳細說了說。
“陛下的意思是下來三年,柳家會為朝廷產生大量的布匹。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但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棉、麻、葛、絲,而且時間緊迫……”
古勝楠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開口。
“夫人的意思是需要商隊幫忙籌集這些原材料?”
作為大型商隊,古家商隊的車馬數量絕對足夠了。
然而棉麻這些材料從不在古家商隊行商運輸的範圍裡。
正所謂隔行隔座山,如果數量小還好說,這麼大的數量估計很難湊得夠。
再說了隨著帝國各地的戰事結束,廣信的橡膠製品、水果、木材,南奉的香料等大受歡迎,古家商隊這會都有些應接不暇。
“不是。”
出乎意料,柳婉搖了搖頭。
“籌集棉麻這些製衣原料,陛下心底有數,輪不到我們插手。”
“我是想問你以後商隊還準備走東西線嗎?”
據她所知,以前的古家商隊大多時候走的都是東西線。
古勝楠鬆了口氣,然而眼中卻是閃過一絲異色。
“夫人,”她小心的提醒,“您忘了嗎?東海壁壘是您祖上創立的。”
柳婉一怔,很快反應過來。
她啞然道:“你是說古家商隊一開始走的就南北線?”
古勝楠含笑點頭,恭維道:“夫人明鑒,一猜就中。”
忠勇伯府,原本為護國公府。
名震四海的東海壁壘更是由首任護國公一手創立,可以說蕭家的主要影響力多在東海以及海邊上。
而古家出身平海郡,是最先依附護國公府的勢力之一。
因此最初成立商隊時,他們走的就是南北線,而且是水路。
可惜後來護國公府屢遭皇室打壓,各種資源一少再少,各種附屬家族也紛紛離去。
最後就連附屬的商隊也不能幸免。
比如古家就失了所有的商船,不得已改走了陸路。
甚至還走的是最麻煩難走的東西線,而且運的貨物還是從定西郡地下挖出來的又沉又重的磐龍石。
“原來如此。”柳婉飛快理清了思路,感歎道:“說來還是伯府拖累了你們。”
“夫人何出此言?”古勝楠微笑著搖頭。
她滿臉的誠懇。
“古家祖上曾傳下家訓,沒有護國公府便沒有我古家商隊。自商隊創立起,古家便和蕭家休戚與共,兩家一共俱榮,一損俱損。”
“然而世事無常,雖有陽光,亦伴陰霾。慶幸的是如今老天給予伯府的磨練終於過去,連帶著古家也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商隊更是從中小型商隊重新擴大為大型商隊。”
說到這,古勝楠恭敬地朝柳婉行了個禮。
“這是家父親臨終前的心願,如今終於達成。說來該是古家感謝伯府上下的鼎力相助才是。”
“說得好。”柳婉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