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蕭複興是自己的兒子,但在日常的工作中,蕭青陽對蕭複興的要求一直很嚴格。
這幾年來,蕭複興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蕭青陽都看在眼裡。
既然兒子想走出舒適圈,去迎接新的挑戰,當爹的應該給予他支持和鼓勵。
“大外甥,我什麼時候過去?”
既然做了決定,蕭複興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性子,不管前路有多少艱難困苦,蕭複興都打算去闖一闖。
“不急,等我從國安局抽調好人手,保護著你一起過去。
這幾天,我會讓陸凱帶著我的兵符,先去打個前站,先把各地的權力機構組建起來。”
這次去京城,高層給過許諾,留在安南的三十萬朱雀軍,以後就常駐安南了,歸安南都護府節製。
“好,明天我就交接一下市委辦公室的工作,這幾天補一補安南的相關知識,要去安南工作了,不能對那裡一竅不通啊!”
晚上,蕭青陽和暮雪的房間裡,老兩口躺在床上。
“真要說起來,這確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不過現在就讓複興過去挑大梁,是不是太急了一點。”
兒子想去,兒媳婦也支持,暮雪這個當娘的,心裡反而沒底了。
“你就彆操心了,大外孫會幫他舅舅安排好的,沒有**成把握,大外孫不會這麼安排的。
現在安南百廢俱興,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現在不去,以後再去就沒有意義了。
人家乾得好好的,複興再去摘人家的勝利果實,把人家頂下去嗎?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還能跟著複興一輩子不成?就讓他出去鍛煉鍛煉吧。”
接下來的幾天,蕭複興的待遇,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每天的餐桌上,都有蕭複興喜歡吃的菜。
變化最明顯的還是周鳳英,以前她都是批改完作業再回家,現在為了多陪陪丈夫,一放學就急著往家趕,需要批改的作業也一並帶回家。
陸凱帶著幾位得力乾將,來了一趟錦雲彆院。
“幾位,我也沒跟你們商量,就直接把你們調到了安南都護府工作。
安南那邊,現在還是南蠻之地,肯定比不上金陵那麼繁華,但我可以保證,安南,以後的發展,肯定不會比任何地方差。”
封地的時候,幾位老家主承諾,不管是軍隊,還是地方官員,亦或者是國安局的高手,都任由楊白衣自由選擇。
楊白衣也沒有客氣,當即就要了蘇省分局的人。
蘇省分局的人,和楊白衣打交道最多,相對來說更熟悉一些。
“楊局長您這是哪裡話,您調我們去安南,那是看得起我們,能在楊局長手底下繼續做事,是我們的榮幸。”
陸凱和他的下屬們,看向楊白衣的目光裡滿是崇拜。
“行,你們即刻動身,先一步去安南,走一走安南所有的城鎮,選一些精通天朝語言,依然親近天朝的名門望族,讓他們主持各地的政務工作。
然後在安南全境,普及天朝文字和天朝語言,廢除安南當地俚語。”
楊白衣向陸凱,下達了鎮南王的第一條政令。
想要讓安南民眾歸心,徹底融入天朝,學習天朝語言,認同天朝文化,絕對是最重要的一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