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很小,隻有欽差大人能聽到。
欽差大人頭也不回,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侍衛立刻站起身來,如同影子一般跟隨在他的身後。
“你們登州府倒也好,看起來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蝗蟲侵襲。”
欽差大人忽然對著縣令道:“我這次來,經過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沿途都是饑民,百姓流離失所,真是可憐。這是一場嚴重的蝗災。哎!”
縣令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謙遜地道:“我登州府之時,蝗蟲肆虐,遮天蔽日。還好我早有準備,按照朝廷之命,早早收獲,這才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這一次,我們登州郡郡內,按照朝廷的吩咐行事,並沒有太大的傷亡。”
欽差大人的眉頭挑了挑,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隻是有些驚訝地問道:“嗯?不是因為天災,而是因為收獲太早?”
他心中疑惑。
登州位於山東的東部,位於一個半島的位置,北麵是渤海,東麵則是黃海。
欽差大人還沒來登州,就先到了城西的幾個縣,接到命令,已經被他們給收走了。
不過,效果並不好。先種出來的作物,產量並不高,等大家把賦稅和租金都繳了,剩下的恐怕也撐不過明年春天。
再加上附近省份的難民,欽差走到哪裡,哪裡就亂成什麼樣子。
憑什麼登州一點事都沒有?
是了,難民去哪了?怎麼登州郡一個難民都沒有?
“府尹,你登州府怎麼沒看到從外地逃出來的難民?我來的時候,就看到很多人,都在朝著這個方向過來。”
“怎麼沒人?”
這是皇帝陛下,特意讓他去視察各地的災情的。
大周王朝有法令,凡遇自然災害,致使民生凋敝,則各級官吏皆有責。
此乃大周開國之君所立之法。
他心思清明,知曉大周之基,便是平民,大周皇族的衣食住行,大周軍事的開銷,以及大周上下所有大小官吏的餉銀,皆是由平民所生。
人死了,大周也就完了。
因此,他用這條法律,來限製王室和大臣,讓他們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以民生為重。
特彆是在自然災害來臨,民眾無法應對的情況下,更需要他們做臣子的,去救人。
不管是什麼想法,還是規則,製定規則的人,如果不遵守,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大周建國二百年,也遇到了數次水旱蟲災,每次都有不少地方官吏漠視民生的事情被曝光出來。
這些人在災難中淪為難民,向他們求饒,他們不僅不會出手相助,反而會趁火打劫,敲詐難民,壓榨難民的勞動力,讓難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皇上派出這位欽差大人,除了救災之外,並不是為了救災,因為他不可能帶著糧隊到處走。
他四處遊曆,最重要的就是檢查各地的官吏,看看他們有沒有偷懶,有沒有欺負平民的。
一旦被查出來,根據情況,輕則處死,重則處死。
縣令是個聰明人,一聽欽差要來視察,就知道出了什麼事,早就做好了準備。
“啟稟欽差,登州不是沒有難民,但我已經將難民安頓好了。”
“放在哪裡?快帶我過去看看。”
欽差大人臉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好巧啊,快到了!”
縣令領著使者一路前行,直到一條巷子,才轉了過去。
盒子裡,坐著許多頭發淩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好了,大家一個一個來吧,大家都有飯吃,有床!”
書桌後,一個男子正低著頭,將每一個人的名字都記錄下來。
欽差大人帶著縣令上前,看了一眼,默默點了點頭:“還算井井有條。”
“欽差大人謬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