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各種事情一下子就出來了,感覺忙碌指數暴漲。
陳懷慶想要直接擺爛,乾脆不管了。
可是這根本就不可能。
元宵節過後,渝州應用技術大學正式的開始進行施工建設。
渝州應用技術大學在定位上麵,就是一所專門培養高技術人才的大學,專門組建了一個考察團前往西漢斯國進行考察。
要論職業教育這塊的成功,無疑漢斯國當屬第一位。
其強悍的工業製造實力就是靠職業教育來支撐起來的。
所以,考察的話,陳懷慶要求直接前往西漢斯國進行考察,而且每一個去的人,都得要寫上一份考察報告給陳懷慶。
陳懷慶實際上也就知道漢斯國的職業教育很牛,可到底怎麼的牛,卻有些不知道。
所以得要讓人去看看。
然後陳懷慶看過之後,再根據多出來的幾十年未來的見識,來搞出來一套適合華國的職業教育體係。
具體能不能行,先試試。
陳懷慶不信自己搞的,還會比原來的差?
在職業教育這一塊,一直都說要重視,可是卻一直都沒有重視起來。
主要還是因為沒有緊迫感!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麵,華國的工業都在低端工業上麵,像是製衣、流水線上麵的工種,隨便一個農村出來的人,就能夠乾。
在未來,這種低端製造人很多都搬遷到東南亞地區去,也一樣的發展得很好。
甚至陳懷慶看到,在非洲也有開的廠子。
低端製造業可以說,在全世界隨便那個地方都能夠搞。
並不需要什麼技術門檻。
沒有技術門檻,也就意味著,大家都會湧入其中。
既然製衣沒有門檻,那麼製衣機呢?
除了製衣機之外,還有布料。
布料也並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誰能夠做的,現在的布料用的材料,很多都是石化產品。
像是聚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粘膠纖維等等。
能夠生產這些的,背後必然會是有一個強大的石化工業來支撐。
華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衣生產地,可不是隨隨便便成的,不僅僅因為人工,還有各個產業的支撐。
渝州現在是需要高技術工人,墨塔集團特彆的需要。
整個摩托車產業和汽車產業,必須得要有足夠的高素質工人才能夠走得更遠。
為什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麵,國產車總是有很多各種小毛病之類的。
除了汽車設計因素外,肯定還有材料、本身汽車技術,以及工人的技能水平等原因。
木桶理論,決定桶裡麵裝多少水,決定於它最短的那塊板。
補短板這成為了一件理所應當的選擇。
陳懷慶也在補短板。
華國人對學曆這塊,很看重。
陳懷慶自然是清楚的,所以渝州應用技術大學可不是中專學校,而是本科學校,學生畢業之後發放的本科畢業證。
能夠從渝州應用技術大學順利畢業的,要有足夠的知識理論,還得要有強悍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