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灣風平浪靜,略有水波,船隻交錯而過,述說這座海港城市的繁榮。
全球金融風暴的風,自然也是刮到了香江,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江是無法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陳懷慶站在窗前,窗上貼了防曬膜,陽光直射之下,但是沒有感覺到陽光的灼熱感。
meta投資這麼大的一筆錢,需要找尋出路。
投資機會依舊很多,可不再是像之前些年,遍地的都是機會,拿著錢亂投,都能夠賺錢。
向教育進行投資,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無疑是提升國家底蘊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但是,這種投資的大頭,還是來源於財政和家庭。
企業投資教育?那是一門生意,是為了賺錢才是投資的。
教育是神聖的,將其做成一門生意,總是感覺不太好。
但是,搞教育,還真的是賺錢。
像是民辦高校,其上市財報,每年賺上幾億。
也就是說,投資建上一座學校,幾年時間就能把投資賺回來。
需要幾年賺回來,那是因為學校建設得比較好。
很多的民辦高校,幾億的資金就建起來了。
土地的話,一般都是當地免費或者減免了資金的。
陳懷慶重新的坐回椅子上,在紙上寫下“教育”兩個字。
想了一下,又是在紙上寫下“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國家底蘊”。
然後又是將寫上“科技”,並在這兩個字上麵畫了一個圈。
教育和科技,是緊密相連的。
進行科技研發,需要教育培養的人才。科技越是發達,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就越強。
國家真正的底蘊,是強大的教育。
教育強,即國強!
至於說培養那麼多大學生,無法給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