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尼的乾式微影157nm技術晚了半步,又是用了一年時間在沉浸式光刻技術上麵進行追趕,終究還是晚了。
各家半導體公司,根本就不再采購康尼的產品。
自此,康尼徹底的開始淪落。
而這一世的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墨塔微電率先搞出了沉浸式光刻機。
itel雖然也采購了墨塔微電的產品,但是當康尼的產品出來之後,itel還是將訂單給到了康尼。
等到阿斯麥的產品出來,又是給到阿斯麥。
itel扶持阿斯麥的心,屬於是人儘皆知。
看了眼會議室的人,陳懷慶暗道:“阿斯麥收購cyme公司的時間提前了。記得是在2013年收購的,現在提前了兩年的時間。”
提前了,好像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那麼,阿斯麥的euv光刻機研發進度呢?
cyme公司成為了阿斯麥的,那麼阿斯麥自然就是可以讓cyme公司不惜代價的去研發自己需要的光源。
很多的技術,不是說做不出來。
而是因為做出來乾什麼?
單純的將技術給做出來容易,可想要將技術變現,就是進行商業化應用是一個難點。
一般來講,是市場驅動技術研發。
市場需要什麼,就研發什麼。
這樣的研發模式,才是一種健康的,能夠不斷循環下去的研發模式。
單純的投入研發經費,研發出來一大堆不能夠商業變現的技術出來,沒有那家公司能夠承受得住。
當然,對於公司背後的股東來講,顯然也不願意如此的。
投資某家公司,股東是想要獲取收益的。
這樣子瞎搞,有個錘子的收益,說不定明天就破產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