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轉折,或許就是從她介入的那刻悄然開始。
魏映蓉定了定神,終於出了上聯:
“觀瀾亭裡看波湧,觀瀾亭上波瀾動,亭屹立不倒,波瀾綿綿無絕期。”
魏知鶯淺笑,心說這典故出自名篇,原作者未免太過隨意了些。
這本是史書上的名對,她自小便銘記於心。
魏映蓉正準備嘲笑一番,卻聽魏知鶯悠然道:“映日湖畔映光輝,映日湖中日色美,湖映世代,日耀千秋。”
家族中的長輩,曾是進士出身,聞聲拍掌稱讚:“妙啊,這才女之稱,應是鶯兒的!”
魏映蓉臉色微沉。
自己十歲還琢磨半天,魏知鶯僅八歲便能應答自如。
“再出一對吧!”魏映蓉迫不及待地問。
不等魏知鶯回應,魏映蓉便道:“方寸小廟起山間,廟旁題詩雲:黃昏扶僧歸佛門。”
魏知鶯輕歎了口氣,就在魏映蓉嘴角剛勾起得意時,緩緩說道:“雙木並肩成密林,林間規矩自立,春風不剪枝,林木共春長。”
魏映蓉接道:“風帶蝶舞紛飛忙,蝶歇風停複翩翩。”
魏知鶯應聲:“浪隨魚躍歡歌起,魚潛深淵浪自翻。”
魏映蓉心頭一緊,大聲說道:“我還有個難題,請妹妹賜教。”
魏知鶯搖搖頭,輕聲提議:“不如我出個題,讓姐姐試試如何?”
魏家長輩樂嗬嗬地說:“好主意,這次就看音兒的了。”
魏知鶯狡黠一笑:“清寂小窗待春歸,望姐姐能續上下文。”
魏映蓉麵色一緊,魏老太太見狀,略帶責備地說:“小小年紀怎就想著孤寂之事,莫非是你娘教你這麼說的?”
魏知鶯眨巴著眼,一臉天真:“孤寂之詞是祖母前些日子提過的。大概是祖母忘記了,除夕夜我給您拜年時,您站在窗前和乳娘聊天...要不換一道試試?”
魏老太太有些難堪,擺擺手道:“那還是換一個吧。”
“畫紙之上僧影現。”她補充道:“遠眺洪福山古刹,丫鬟常伴我去祈福。這聯靈感源於彼時,不知姐姐是否接得上?”
洪福古刹確有其地,但祈福卻是假的,原主除卻節日回府以外,從未邁出過彆院的門檻。
可惜小築的管事和乳娘都不在人世了,她說的無人能證實。
見魏映蓉正不安地搓著手,魏知鶯便像模像樣地擺弄起茶盞來:“姐姐才華橫溢,定能脫口而出。姐姐不語,是怕傷了我的麵子吧?姐姐放心,我沒那麼脆弱。”
眾人目光都集中到了魏映蓉身上,韓悅悅生怕丟臉,假意關心地悄悄擰了魏映蓉一下:“快回答呀!”
魏映蓉眼圈泛紅,輕聲說道:“我真的想不出來!”
雖是細語,卻清楚地落入每個人耳中。
韓悅悅麵上維持著笑容,下麵卻多次暗掐魏映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