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文與容靜是從小到大的同學,容靜家境不好,但生的一副好皮囊。
自情竇初開,他就對容靜念念不忘。
72年下鄉潮,容靜逃不掉,他本想娶她把她留下,可是王家人不同意。
他們當時才17歲,不夠年齡是其一。
一個人是否愛慕虛榮,眼睛就是尺。
長輩吃鹽比王凱文吃飯都多,怎麼會看不出來容靜奔的是王家的財富?
王凱文不信,跟家裡鬨彆扭,然而沒兩天就啪啪打臉。
王家祖上經商,容靜都還沒下鄉,王家就被人舉報了。
容靜第一時間撇清與王凱文的關係,也不說要嫁了,下鄉跑得比誰都快。
因此,王凱文一度低沉了許久。
容靜不知王家人下放僅僅一年就返城了。
下鄉沒多久就設計嫁給了好容貌又四肢發達的薛晨好。
容靜一開始以年齡不夠為由,不肯與薛晨好同房。
王凱文去看她,悄悄承諾會想辦法把她弄回城,她就更不肯與薛晨好相處了。
被訛來的婚姻,薛晨好無所謂,遂她意願。
隻是左等右等,王凱文那邊都沒有消息。
76年初,王家父母發覺王凱文的工資每月大部分都寄往一個地方,一查才知是彙寄給容靜。
一氣之下,王家父母逼迫每個月的工資全部上交,且以斷絕關係來威脅王凱文,不準他與容靜再聯係。
王凱文雖然戀愛腦,卻是一個孝順的,不敢不聽。
就這樣,他跟容靜斷絕了聯係。
容靜等不來回城的消息,也沒了王凱文錢票的支撐,大手大腳慣了一分錢存款沒有,在薛家不敢再頤指氣使。
當時薛晨好已經23歲,容靜也21歲,結婚三四年無所出,在鄉下並不常見。
薛家父母以為是兒子有問題,一問之下才知道兩人並沒有圓房。
薛家父母生氣了,找容靜談,要麼她離開薛家,要麼給他們薛家留個後。
薛家隻有薛晨好一個孩子,不可能不要後代。
容靜過慣了不用上工的好日子,根本不敢離開薛家,沒辦法,隻能從了。
讓她氣的是,圓房隔天就收到了王凱文的來信。
那次起,容靜不再讓薛晨好碰,隻是沒想到就那麼一次就懷了。
十月懷胎生下孩子,薛家有後了,沒再管容靜。
心不在家的媳婦,遲早會跑的。
薛家不重男輕女,女娃也是正兒八經的後代,他們很滿足了。
接著就是高考,容靜考上了,然後毫不留戀地回城。
兩人沒領證,薛家本來都打算就這樣了,沒想到她竟寄信回家說很想念彎彎,同時要夥食費,等畢業了就接父女倆出大山。
這個大餅把薛家父母畫了進去,他們苦了一輩子,當然希望孩子能過上好日子。
孩子想娘,爺奶心疼,就讓薛晨好帶孩子親自來一趟。
然後就有了薛晨好父女前來學校這一舉。
薛晨好再次補充,“各位,我今天就是剛剛到學校,找不到容靜的班級在哪,才向剛才那位老師問路,沒想到連累她被編排,我很抱歉。”
三方共同陳述,誰撒謊都會露出馬腳,沒有爭議,顯然陳述屬實。
這是個偷奸耍滑,嫌貧愛富,戀愛腦傻缺,無辜受牽連的串燒。
串串的那根棍子就是容靜。
用她的話是逼不得已,保全自己隻為走出牢籠,好聽點她為愛守身了,難聽的就是既要又要。
她想過好日子,坑了薛晨好,又牢牢套住王凱文。
她想要保留好名聲,汙蔑了薛晨好和無辜的沈奕玫。
“嘖嘖嘖,這臉皮厚得都能做防彈衣了,真是人類楷模啊。”
詩詩很好奇,“容靜,如果薛晨好是個有錢人,王凱文是個窮光蛋,你還會這麼不要臉嗎?”
容靜眼裡閃過不爽之色,嘴巴卻控製不住張開了。
“當然不會,愛對我來說就是個屁,誰能讓我過好日子,他就是我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