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的小太監先從劉健手中接過奏折,隨後將奏折獻到了朱祐樘的麵前。
朱祐樘拿起奏折,翻開起來。
奏折的名單很長,這次一共致仕了一百七十九名官員,每一個需要遞補的官職,都有多個候選官員。
而一位官員調動之後,空出來的官職,也需要其他官員填補。
在這一係列變動下,朱祐樘手中的這份奏折上,共有上千個名字。
短短幾天就給出這麼一份詳儘的名單,朱祐樘對劉健三人的辦事效率,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朱祐樘翻看名單時,劉健主動為其介紹名單上的人選。
“陛下,吏部尚書這個位置,臣以為前南直隸兵部尚書王恕可以擔任。”
“王恕剛正清嚴,資曆深厚,多有政績,不僅可以入朝為尚書,臣還舉薦他入閣議事。”
朱祐樘仔細回想了一下,王恕這名字,好像有點印象?
忽然記起,這不就是後世稱之為弘治三君子之一的王恕嗎!
弘治三君子,指的是弘治年間的王恕,馬文升和劉大夏三人。
史書對這三人的評價,都很正麵。
朱祐樘點了點頭:“準了!”
劉健輕舒了一口氣,繼續往下介紹。
“至於戶部尚書一職,臣以為吏部左侍郎徐溥,可擔此任。”
“徐溥性情凝重,為人寬宏大度,做事講究原則,正適合當今朝野局勢。”
“臣同樣想舉薦他入閣,並推舉他為內閣首輔。”
李東陽和謝遷同時拱手:“陛下,徐溥兢兢業業,素有官名,是當今內閣首輔的不二之選。”
“陛下,臣附議,徐溥當為內閣首輔。”
朱祐樘有些驚訝:“哦?朕還以為,劉愛卿會被舉薦為首輔呢?”
朱祐樘記得,劉健這人確實在弘治一朝,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首輔。
劉健拱手謙辭:“臣資曆尚淺,能力不足,無以為首輔之重擔。”
“身為陛下閣臣,當選賢舉能,為陛下分憂。”
朱祐樘輕笑:“劉閣老能有這份心,朕很滿意。”
“行,朕準了。”
隨後,劉健也推舉了新的工部尚書賈俊,朱祐樘也準了。
劉健正準備往下介紹官員時,朱祐樘卻擺了擺手。
“不用念了,朕隻管各部尚書的任命,往下的官員你們自己決定,或者讓吏部考核也行。”
“說說吧,現在朕的六部尚書,分彆是哪些人?”
李東陽上前一步,主動替劉健彙報。
“回陛下,現任六部尚書分彆為吏部尚書王恕。”
“禮部尚書劉健。”
“戶部尚書徐溥。”
“工部尚書賈俊。”
“刑部尚書張鎣。”
“兵部尚書馬文升。”
朱祐樘感覺有些不對勁:“這次共有四位尚書致仕,為什麼張鎣和馬文升沒有致仕?”
張鎣這人,朱祐樘不了解,但馬文升曾經被汪直查辦,被貶戍渝州衛。
如今重開西廠,馬文升不可能不反對。
劉健支支吾吾:“張鎣病重,這段時間都臥病在家,沒有上朝。”
“至於馬文升……他沒在京城。”
“什麼?!”
朱祐樘突然站起:“朕的兵部尚書,竟然不在京城?”
“兵部尚書,擅自離京,他想乾什麼?!”
“馬文升現在在哪兒?!”
馬文升現在在大同,他已經看到了大同府的城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