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七八個人、兩匹馬、一輛車後,又有兩輛馬車出城,這回是兩個車夫、八個隨從護衛,在馬車的前後左右跟著。
第一輛馬車裡坐著兩個身材窈窕的丫鬟和一男一女兩個**歲的小主子。兩個孩子顯然對旅途充滿了好奇,時不時探頭張望,丫鬟們則輕聲細語地安撫著他們。
第二輛馬車則裝滿了行李雜物,車夫穩穩地駕著車,緊跟在前一輛的後麵。
再往後,有不少騎馬的散客混雜在出城的百姓中間。
他們時而策馬快行,時而稍微放慢馬步,離兩輛馬車都不太遠,表麵看起來與普通的過往路人無異。
幾波人出了城後各自前行,彼此之間的距離相隔不到半裡。官道一路向東,車馬步伐不緊不慢,前後極有默契。
走了三四十裡地,一個大大的刻有“九江郡”三個字的大石碑出現在眼前,前麵就是九江郡地界。
第一個關卡到了。
關卡位於一條寬闊的官道上,周圍除了幾棵大樹,沒有任何阻擋。
關卡的一側堆放著幾塊巨大的石頭,石頭的表麵粗糙,顯然是從附近的山上搬運而來。這些石頭不僅起到了阻擋外力的作用,也象征著關卡的力量與威嚴。
在石頭的旁邊,一根碗口粗的木頭橫亙在空中,木頭的一端被一根粗大的繩子高高吊起,懸在半空中。這根木頭足有七八尺長,顯然是用來作為關卡的門閂,一旦放下,便能迅速封鎖道路。木頭的另一端則固定在深埋地下的木樁上,顯得穩固而沉重。
關卡的另一側離有兩三丈遠的位置,建有兩間小木屋,木屋雖然簡陋,但結構堅固,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
木屋的門窗緊閉,顯然是供衙役們休息和避雨的地方。屋外還堆放著一些雜物,如木桶、繩索等,都是實用的東西。
關卡前站著幾名身穿官服的衙役,他們手持長矛,神情嚴肅。領頭的衙頭身材魁梧,卻麵容不善。
他站在隊伍的最前方,高聲喝道:“全部下馬下車,接受檢查!”
這聲音洪亮有力,回蕩在空曠的道路上,令人內心瑟瑟,不敢有絲毫怠慢。
前麵已經停下來,還沒過關卡的百姓沒有幾個,完全不像剛出鄂州城那時候,車水馬龍的擁擠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