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看來,這是對景從新的打擊,他定會失望,畢竟孩子的心性總是脆弱的。
“有什麼不對勁?他高興著呢。”浦哥兒的聲音打破了景春熙的擔憂,“說這樣就不用浪費娘親的銀子了。”
景春熙倒是記得景從新說過的話:我在哪裡都可以學好。
確實是個懂事的孩子,他除了想到開支問題,說不定還想留在府學讀書,這樣就能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浦哥兒又說:“六頭原本聽說要跟從新哥去書院,還想著能跟著一起去,見識見識外麵的世界,可景從新的計劃一變,他也隻能留在家中。
起初,他神情有點蔫蔫的,像是被霜打過的茄子,耷拉著腦袋,眼神裡滿是失落。不過,過了兩天,他便想開了,覺得留在家中也有不少樂子,說還能跟著景大哥學些本事,於是又恢複了往日的調皮勁兒。”
浦哥兒的話,讓景春熙心安不少。
她原本還擔心景從新會消沉一段時間,如今看來,這孩子心性成熟,懂事得很,倒是讓她省了不少心。
至於六頭,景春熙也覺得沒什麼大礙。孩子的心性純良就好,以後有的是鍛煉的機會。隻要他能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心胸豁達,又肯努力,自然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景春熙趁著兩人說話的機會,又問浦哥兒:“家裡果真沒有出什麼事?”她心裡一直懸著一塊石頭,娘親性子溫和,平日裡也總是報喜不報憂,什麼事都往自己心裡窩著。景春熙怕娘親心裡鬱結,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
娘親好不容易養得稍顯豐腴的身材和百裡透紅的臉,漂亮又溫和,儘顯成熟少婦的嫵媚,她可不想失去。
景春熙雖然人在外麵,但心裡始終牽掛著家裡,娘親的身體狀況是她最擔心的事。
“真沒什麼事,我覺得景大哥挺好的。”浦哥兒認真地說道。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心思細膩,對景大哥的為人處世看得很清楚。
在他眼中,景大哥是個靠得住的人。就算真有事,景大哥也會扛下來,不會讓娘親擔心。
浦哥兒對景逸的信任,讓景春熙忍不住產生了一絲醋意:“你倒是看好他!”她語氣裡帶著一絲調侃,又有些擔心。
她總覺得浦哥兒對景逸的評價有些過於理想化了,是不是由於沒有父親,而產生的一種依賴。
浦哥兒仰著頭,一臉堅持:“本來就是。”
他像是要證明自己的觀點,開始舉例:“年前一起吃飯,景大哥還跟娘說,鋪子裡掙的銀子有點結餘,讓大管家又多買了個鋪子,這是想讓娘親多點底氣。”
看姐姐有點不以為然,好像不相信似的,浦哥兒有點不高興了,他繼續說道:“還有呢!年前又買進了一百多個人。有的是乞丐,有的還是從九江郡這邊跑過來的災民。
大部分都是七八歲到十一二歲的,都分到莊子裡去了,說是讓那些老兵帶著。”
景逸的這一舉動,讓景春熙忍不住點了點頭。這倒像是師父的作風,悶聲不響乾大事。
他買進這些孩子,也是要發展壯大隊伍,為了他們一家的安全,也是為了景家聚攏實力。
孩子們年紀小,但正是可塑之時。讓老兵帶著他們,既能讓他們學會生存的本領,又能培養他們的忠誠和堅韌。
說不定將來~~將來~~可以臨危不亂。
難怪浦哥兒和莊子裡的孩子,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以他馬首是瞻。景逸雖說不是麵麵俱到,但還是有幾把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