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二人如此,秦瑱便笑道:
“所謂火中取栗,為瑱家鄉俗語。”
“因有一猿狸相交甚厚,見爐火中有栗,欲食之。”
“猿乃對狸曰:今欲食栗,奈何火大,不得食之,弟天生靈巧,可得此物。”
“狸欲顯其能,便以爪取栗,幾番試探,果然抓出一栗。”
“猿猴趁勢撿起,以此誇讚,狸信之,幾次取栗,其爪火燎見禿,栗卻儘入猿猴之口!”
“這便是火中取栗之典故!”
聽得這個故事,劉備似有所思道:
“這個典故當真巧妙,似若如此,猿猴之舉頗為不義,狸雖受苦,未得栗食,也是自討苦吃,二者為友,倒也是相得益彰!”
而徐庶聽了,卻微微一笑道:
“主公,子瑄此譽,正可以對應當今之形勢!”
“若依子瑄之言,袁術便是這火中之栗!”
“我軍若欲食栗,便得當這猿猴,唯有如此,方可得食!”
說到這裡,他扭頭看向秦瑱道:
“不知子瑄之意,是否這般?”
“正是如此,我軍欲取淮南,恰如火中取栗!”
秦瑱點了點頭,扭頭看向劉備道:
“明公切莫覺得猿猴卑鄙。”
“須知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皆為利來,皆為利往。”
“今關東群雄並立,若欲匡扶漢室,彼等皆為我軍之敵。”
“故此火中取栗之計,乃是借敵之力,助我軍得立業之基,非如此,我軍難以儘取淮南!”
劉備見狀,搖頭一笑道:
“先生放心,備當日聽得先生告誡,已知何為大義。”
“若為天下萬民計,備又有何慮之?”
說實話,相比老曹來說,劉備是一直都在成長的。
曹操是典型的主角開局,一出場就是滿級。
無論是軍略還是權謀,都是漢末一等一的存在。
相較來說,劉備卻是從起兵開始不斷成長,從一介白身,經曆戰爭和權謀詭計,一路走到今日。
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吸納著成為一個梟雄所必須的經驗。
尤其是半個月之前,和秦瑱的那次會麵,讓他突然醒悟了過來,他之所以會漂泊至今,就是沒搞清楚自己的最終目的。
現在搞清楚了之後,他的內心便越發堅毅!
於是他借勢又問道:
“即是袁術為栗,我軍為猿,但不知何人可為這狸?”
一談起這狸,秦瑱就悠悠一笑道:
“曹操、呂布、孫策皆可為狸!”
“我軍當前之要,便在於待時以動,因勢利導!”
“袁術方今稱帝,招兵買馬,正欲四處征戰。”
“而我軍的優勢在於隻有區區寸地,缺兵少糧,袁術必不會放在眼中。”
“因此,袁術的下一個目標,定然是曹操、呂布、孫策三家其一!”
“我軍要做的,就是與三家之一聯合,不斷參與攻伐袁術,借此攻城略地,逐漸擴大我軍優勢!”
“這也是在下不可就任軍師的原因!”
“瑱雖無大才,卻有些虛名,若我就任軍師,則必壞大事!”
“故而唯有化名上任,方可助使君成事!”
“原來如此,先生考慮周全,備實難及也!”
劉備聽完原委,不由越發讚歎秦瑱心思之縝密,還沒有出山,就已經考慮到了後續影響。
但這也讓他越發欣喜。
因為秦瑱連這點小事都考慮到了,可見秦瑱定然是對奪取淮南有了全盤計劃!
他越想越覺得秦瑱靠譜,不由再問道:
“但不知先生欲化何名,待返回之後,我也好為先生引薦!”
麵對老劉的問話,秦瑱沒有回複,而是看向徐庶問道:
“化名之前,還需問清一事,如今我在此地,軍中有多少人知道?”
徐庶聞之,看了看劉備,方才道:
“因子瑄尚未出仕,故為了子瑄安全,我軍之中,唯有簡憲和與二位將軍知曉!”
“如此還好,化名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