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清晨,蜀地。
611研究所內。
宋勤毅凝視著所有研發組成員,臉上掛著笑意:“傳達上麵的指令,殲20進行初步測試。”
“這次實驗為,滑跑測試驗證。”
“是。”幾位研發組的組長連聲附和道。
這兩周的時間,他們已經對殲20完成了初步的改進調整,包括第二代氧化镓銀複合隱身塗層也已經塗染就緒,在氣動布局方麵也進行了初步微調。
而高強度碳纖維複合材料還在研製,初步預估需要等驗證機首飛時就能夠進行全麵更換。
不過像發動機依舊是使用的老毛子那台al31f,畢竟裝備全新發動機的話得對殲20進行一番大改,包括燃料輸油、動力、發電等等重要構件都需要重新設計一番。
哪怕如今擁有了f22戰鬥機那台f119的全套技術資料,611研究所也並沒有著急著進行研製。
畢竟眼下整個研究所的當務之急,還是成功首飛驗證殲20戰機。
隻有在完成這個的基礎上,你才能去談什麼更換性能更強的發動機或者全麵更新智能化更高的第四代先進綜合航電。
若不然的話,首飛驗證機都不成功,你談什麼改進研製?
牽引車緩緩把戰機拖出機庫,起落架在機場跑道上刹停著。
所有人緊盯著這台宛如一個六翼天使綻放著翅膀的殲20,令他們的呼吸都有些緊張。
翼麵測試正在進行。
【鴨翼正常、襟翼正常、垂尾偏轉正常】
【殲20翼麵一切正常。】
“前天的數據驗證如何?”宋勤毅看向旁邊的助手。
“測試改裝、地麵實驗都已經完成,所有數據符合預期值當中。”
“很好,檢驗一輪就直接簽發滑跑測試單吧。”宋勤毅點了點頭,臉上依舊是雲淡風輕。
這台殲20在吸收了f22各方麵的技術後,沒有道理連這種基礎驗證都通過不了。
這種滑跑測試也不過是首飛前的常規流程,主要便是檢驗戰鬥機最為基礎的轉彎、直線保持、曲線修正以及在高速振動情況下,各個結構體是否牢固以及發動機等各個部位工作是否正常,可謂是最為基礎的檢驗工序。
要不是這一步是必須的程序,恐怕他都不會太過在意。
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他哪裡來的口氣敢說什麼四個月內就造出驗證機進行首飛,屆時給大夏來個獻禮。
而此刻,跑道上的殲20也已完成檢驗工作。
一切準備就緒,發動機引擎開始啟動,那台al31f發出那特有的猛烈且尖銳轟鳴聲。
它緩緩在地麵上加速了起來,所有研發組成員的心都提溜著。
發動機緩緩推進,瞬間來到了時速80k,這是最為簡單的低速滑跑。
【滑跑運動特性:一切正常。】
【精確保持直線滑跑:無誤差。】
【轉彎能力:最大角度】
視線放遠。
在距離機場跑道幾乎有一兩公裡遠的地方,這裡是一道高於四五米左右的圍牆,主要是用於防止外來人員隨意闖進裡麵,拍攝到一些可能導致泄密或者嚴重違規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