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此情此景。
鄭立行倒是疑惑了起來,蹙眉道:“是什麼樣的好消息,才能讓你這麼的開心?”
作為一向穩重的夏科院院長,自己可是很少見到這位老夥計興奮到這一種程度,都快趕上他孫子出生時的喜悅了。
所以他也好奇,能令張予理如此激動的好消息,得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聞言。
張予理笑容滿麵道:“鄭老頭,你要不猜猜看這個好消息是什麼?”
臉上的笑意怎麼都消退不下去,就彷佛帶上了一個‘燦爛微笑’的麵具。
“看你這模樣,應該是有什麼新式武器裝備研發成功了?”鄭立行挑了挑眉,繼續猜測道:“要不就是那個科技領域取得了突破。”
一個是關於夏科院本職工作,一個則是關於‘長城守望’組織的武器裝備技術。
隻有涉及這兩種情況,才能夠如此的興奮與喜悅。
張予理一拍手掌,果斷的答複道:“沒錯,是關於武器裝備技術方麵的突破。”
不愧是與自己共事數十年的老友,就跟肚子裡的蛔蟲似的,直接一猜就中!
“是關於武器裝備的好消息?”鄭立行眯著眼睛,繼續說著:“那會是什麼?超大型運輸機?隱身戰略轟炸機?還是其他的”
“不對吧,這些項目裡有哪個是可以最近能折騰出來的??”
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的‘名稱’,又在內心裡快速的否定了。
目前正在開發的所有項目裡,應該都沒有那麼快能夠產生階段性成果的武器裝備才對。
像仿製‘c5’的超大型運輸機項目,哪怕有全套設計圖的研發周期也是以年做單位,而另外一個隱身戰略轟炸機項目,能在兩三年內取得一些重大突破,那就已經十分不錯了。
至於‘隱身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項目??
在鄭立行和張予理的數次交談中,初步判定這個玩意五年甚至十年大夏能夠折騰出來,就已經是進展迅速。
“這些飛機項目都不是的話那是海軍的艦艇?”鄭立行眉宇間的困惑更深了:“那也不對啊哪能造那麼快?”
兩棲攻擊艦立項到如今才一個月時間,哪怕設計方案早已經確定下來,但是這短暫的時間估計都不夠造船廠進行鋪設龍骨,更彆提什麼其他艦裝等工序了,每一步都需要耗費數個月以上。
不然怎麼說,萬噸軍艦的建造是以年為周期的龐大工程。
更何況,這還是一艘預計排水量能達到四萬餘噸的‘兩棲攻擊艦’,根本不可能快的起來。
思來想去都找不到準確的答案,鄭立行此刻也終於失去了耐心,沒聲好氣的說著:“彆給我賣關子了,伱直接說吧,究竟是什麼好消息。”
張予理喝了一口茶水:“剛剛是老宋那家夥,打來電話彙報的好消息”
還沒等他說完,鄭立行便打斷了這句話。
“老宋??他不是正在大西北那邊進行戰鬥機的研發嗎?”
“沒聽說他們研發組有什麼新的項目啊?”
能稱之為老宋的,也就是611研究所的宋勤毅那個家夥了。
最近這段時間,他正帶著整個研發組成員,待在大西北荒漠的那個秘密航空基地裡,進行著相關研發工作才對。
最近‘長城守望’並沒有提交空軍方麵的技術,而大夏更沒審批戰鬥機相關的項目。
怎麼突然間有什麼好消息呢?
忽然間,鄭立行想到了一個可能性,驚愕的直直站了起來:“你彆告訴我這個好消息就是”
“老宋那byd,真的把殲22那種玩意給折騰出來了吧?”
這個猜想,令他眼珠子都幾乎瞪了出來。
排除掉所有正在研發的項目,宋勤毅如今唯一有可能搞出巨大成果的項目就是這個。
之前如同玩笑一般提出的:把殲20與f22這兩款全球頂級五代機,相互融合起來,研發一台名為‘殲22’的戰鬥機。
難不成,老宋那家夥真的成功了?
聽到這話。
張予理點了點頭,臉上恢複到嚴肅的表情:“沒錯,他們真的把殲22給搞出來了!”
“根據‘f119發動機’改進的新型發動機已經有了重大突破,向我們彙報準備進行‘試車’階段呢!”
“嘶”鄭立行倒吸一口冷氣,為全球變暖作出了傑出貢獻。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種瘋狂的想法真的是能夠實現的?
這怎麼可能!
之前說‘殲22’有了初步突破時,他還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覺得這個研發應該會十分的困難。
結果如今,你們竟然連新型航空發動機都突破了?
殲20配上f22,這一款新型戰鬥機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張予理看著他那一副‘驚魂未定’的模樣:“這有什麼奇怪的我們原本就擁有f22戰鬥機的全部技術,如今也不過是按部就班的研發而已。”
‘長城守望’組織第一次提交給大夏的技術,就是那個f22戰鬥機的全套設計圖紙。
其中本就包括了‘f119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路線與關鍵點,當時以606、624等航發研究所等,就已經對航空發動機項目進行了逐步改進,隻是重心依舊是放在殲20的首飛上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