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著直播畫麵中的那艘航天火箭。
單單是【大夏長城1號】這個名字,就直接引起了許多航天迷的各種猜測。
“這個意思是要重啟‘長城號’航天飛機?”
“還是,我們大夏又有新的航天工程布局了?”
大夏可是很少會使用‘全新’名字的航天火箭,而每一次使用則意味著將會作出極大的變化。
難道說,大夏要大大提前整個探月工程的進度?
想到這裡,所有航天迷看著那體型根本算不上龐大,甚至連重型運載火箭的邊都碰不到的‘長城1號運載火箭’,眉宇間便更加疑惑重重了,嘴裡忍不住嘀咕著:“這可能嗎??”
發射這玩意上去乾嘛?這充其量也就能夠攜帶幾枚通訊衛星的重量而已吧!?
讓它去進行探月?那不是強人所難嗎?彆人還沒成年呢,就讓人來背負如此重任了?
此刻。
大洋彼岸,利弗莫爾。
隻有身處llnl實驗室的陸澤,他的內心才能夠知道這究竟什麼含義。
使勁揉了揉正在低頭嗦粉的露西,如果不是她嘴巴裡全是酸筍的味道,陸澤都差開心的一口親上去了。
‘大夏,可真是送出了一份‘彆出心裁’的禮物啊。’
這便是送給‘長城守望者’組織的一份禮物,也是一份異常厚重的禮物。
動用航天火箭,來恭祝雙方之間的友好,在全世界人民麵前送上一發絕無僅有的‘禮花’。
這種禮物是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前無古人’,後也不一定能有來者的壯舉。
儘管不能直接寫‘長城守望者’這五個字,不然這種明確稱呼喊出來的話,大夏也怕會引起許多人的遐想,但是‘長城’這種名字卻沒有任何的關係。
畢竟大夏許多東西都會用‘長城’作為代號,哪怕以往的航天火箭備案中就有‘長城號’這種名字,不會引起任何其他國家的懷疑。
做到了既貼心又隆重的地步。
在驚喜之餘,陸澤看著那個特彆的數字,也有了一絲疑惑,蹙眉道:‘不過這個‘長城1號’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大夏那邊還準備發射什麼‘長城2號’航天火箭?
不然的話,何況要在後麵再加上一個數字尾號,而不是直接用‘大夏長城’號這種名字?
那豈不是說,大夏是真的準備在‘長城2號’上麵進行一番特彆的大動作。
“不對啊前世好像這個時間點並沒有其他的計劃才對。”
這可就令陸澤感到異常的奇怪。
他可不記得大夏還有其他特彆的航天計劃。
按照前世的進展,大夏下一步航天計劃理應是,進行月球軌道的環繞探測並降落。
也就是‘嫦娥2號’與‘嫦娥3號’來承擔這個重任。
隨後。
“難道是取得了什麼航天科技突破?”陸澤想到了這一點。
隻有大夏那邊取得了技術突破,才有可能會根據原本的計劃,再開拓一條不一樣的航天道路。
若不然的話,按照大夏航天那一慣穩紮穩打的性格的話,肯定不會貿然作出這種‘大膽’的舉動。
畢竟,大夏航天每年加起來一共也就那麼點資金,可承擔不起任何巨大的風險。
也就是說,最起碼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才對。
“航天技術突破”他摸了摸下巴,暗自說著:“這好像也不奇怪畢竟這段時間以來我給的技術可不少。”
“這要是不取得突破,反倒是奇怪了”
雖然他沒有複製航天工程方麵的專業技術給予大夏,但是陸澤可是複製了許多尖端工業設備,大大彌補了高端工業上的缺失。
而這些尖端設備對於航空航天所需的高精密、高強度,又具備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尖端科技,導致這個時間點的大夏在航天技術往上攀升了一小截。
忽然間。
陸澤想到了另外一個事情:“大夏航天突破的話我要不要去把‘土星5號’給複製下來?”
土星五號可是搭載了神乎其神的‘f1’‘j2’火箭推進發動機,能夠達到離譜的3400噸推力的航天火箭,同時也是唯一一個能夠載人登月的航天火箭,自然具備極高的複製價值。
這玩意複製的難度不大,畢竟土星五號在nasa航天局退役以後,一直就直接擺在紀念公園裡麵了,隻要陸澤想要進行複製的話,隨時都能過去複製下來。
雖然裡麵的各種設備早已經年久失修,但是‘複製’是根據當前‘科技物品’的完成度進行計算。
“不過那玩意真能用嗎?”陸澤不禁內心泛起了嘀咕。
土星五號具備3400噸的推力這一點他並不懷疑,力大磚飛這一點在航天器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那麼大的推力根本就很難進行‘載人登月’計劃。
但是以當時六十年代的技術而言,‘土星五號’航天火箭幾乎每一處上麵都冒著極大風險,哪怕真的複製下來,放到現在能發揮出多麼大的作用也是個未知數。
彆說進行載人登月計劃,哪怕是飛出近地軌道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畢竟土星五號那玩意,幾乎每一處都是凝聚了整個鷹醬乃至於西方世界最高的科技含量,連同身上每一個細微零部件都是經過了數以百計的工程師耗費心血打造的。
而裡麵許多部件,更是由當年鷹醬國內一個個尖端工廠找到的手工仙人,耗費數年時間才打磨出來,每一個零部件就壓根就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全憑老師傅的眼力勁。
其中隨便一個隔熱盾,裡麵就有數以百萬的孔洞,這細微到需要用顯微鏡去查看的大小,不是用什麼尖端設備製造,而是用這些老師傅的手工一個又一個的孔洞慢慢填充進去。
整個‘土星五號’航天火箭,更是動用了整個產業鏈數十萬的工人,數以萬計的工程師,配合全鷹醬所有頂級大學、尖端實驗室的傾力打造,在不計成本的代價下才足以完成。
這也是為什麼鷹醬數次提出‘重返月球’計劃,卻屢屢失敗的原因,因為想要重新複刻整個土星五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當年的鷹醬是全球製造業的霸主,而如今的鷹醬連製造業都跑完了,還想找人幫你一釘子一釘子的錘出來不成?
他們上哪裡去找這批老師傅?要麼是死了,要麼乾脆工廠都倒閉了。
也就是說,陸澤哪怕複製到這份技術,成功複現出來的幾率也能用渺茫來形容。
“而且這玩意的成功率太玄乎了。”陸澤歎了一口氣。
技術複現出來的難度大這一點倒還好,可是整個土星五號幾乎就猶如一個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大號炸彈,才是更為令人擔憂的。
以當年的科學技術,是怎麼‘載人登月’的?
成功登月的困難難度更是不亞於乘坐木舟橫穿太平洋的風險,他都想不明白鷹醬是如何成功那麼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