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河卒第八十一章聖約克也許是因為幾次乘坐飛舟遭遇意外的不好回憶,齊玄素這次沒有乘坐飛舟前往新大陸,而是選擇了一艘蒸汽鐵甲船。
當然,他並非以公開的身份乘坐此船,而是改換了一個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齊玄素這次的目的地並非南大陸,而是聖廷掌控下的北大陸。
不同於被聖廷經營上千年的西大陸,北大陸此時還處於一個「拓荒」的時期,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組織嚴密程度,都不足以支持聖廷完全掌控北大陸。雖然聖廷在名義上占領了北大陸,但實際統治十分鬆散,各州有如割據,除了共尊聖廷之外,甚至還有矛盾衝突。也正因如此,聖廷最終還是丟掉了南大陸。
畢竟人口太少了,新大陸的麵積比西大陸還要龐大,就算聖廷不斷往新大陸運送移民和奴隸,仍舊是地廣人稀,還要鎮壓此起彼伏的原住民起義,更是捉襟見肘。
這不是幾個神靈使徒的事情,也許神靈出手,可以擊敗本地的古神,擊潰一個帝國,可僅憑神靈,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統治,必須要有人才行。
就如當年的金帳,武力無雙橫掃天下是一回事,治理天下無百年國運又是另外一回事。
種種原因,聖廷勢力在北大陸無法做到西大陸那種無孔不入的地步,齊玄素來到北大陸,隻要不鬨出太大動靜,注意隱藏行蹤,是不會怎麼樣的。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齊玄素還是想要親眼看一看聖廷治下的北大陸到底是什麼樣子,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再去調整南大陸這邊的對策。
這些情況北辰堂方麵當然都有彙報,寫成的卷宗可以堆滿一個屋子,隻是百聞不如一見,如果隻看卷宗就能知道真實情況,道門也不必搞巡視巡察那一套了。
欺上瞞下,層層作假,是不論中外東西都能無師自通的絕學,比如婆羅洲的風災一事,就讓齊玄素記憶深刻,下麵報上來的數字都是假的,很多數字都是估算、參考出來的,最後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數字。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齊玄素動身之前,國師曾親自召見。
國師沒有就具體事務發表意見,而是談了一些形而上的內容。
國師認為,在大部分時候,看似正確的政策和道路未必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和響應。對於一個領袖而言,他在領導前進的時候,必須保持警惕,頻繁回顧,以使他的追隨者們不會落後太多。
領先一步,將會得到無上的擁戴、狂熱的追捧。領先兩步,會得到心悅誠服的響應。領先三步,會被不理解並遭受質疑。領先四步,就會被大多數人拋棄、背叛。領先五步或是更多,就會失去所有的追隨者,甚至被視作瘋子,陷入到孤身作戰的地步之中。
這是許多偉大之人的悲哀,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
這就好比在郡縣製度都沒有完全成熟的祖龍時代推行文官內閣製度,既不會被人理解,也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玄聖也是基於此等原因,沒有廢除皇帝。
國師的意思很簡單,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不要拿道門的政策去生搬硬套,哪怕道門是對的。如果認為道門是絕對文明、絕對先進,非要用道門的先進經驗去指導南大陸,且不說是否合適,內部也會陷入到上麵這種情況之中。
誠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基礎,使其能夠跟上腳步,最終走到正確的道路上。可是道門沒有這樣的條件,也沒有這樣的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因地製宜。
第(1/3)頁
第(2/3)頁
必要的時候,不要獨斷專行,多聽一聽西道門道友們的意見。
既然如此,齊玄素就更要去北大陸看一看了。
也許是沒有乘坐飛舟的緣故,這次的海上旅途雖然漫長,但沒有遭遇太多
波折。沒有遇到蛟龍興風作浪,也沒有什麼深海怪物,畢竟是一條十分成熟的航路。
眾所周知,如今西方世界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是倫底紐姆,而北大陸最為繁華的城市則是聖約克。
這裡原本是原住民的地盤,早在大魏世宗年間,西洋人就來到了此地。大玄初年,尼德蘭人從原住民手中買下了幾個島嶼,在河口一角開辟了貿易站。四十年後,盧恩國的約克公爵奪取了此地,改名聖約克,逐漸發展為最繁華的地區,在許多時候,也承擔了首都的職能。
聖約克分為中城區、國王區、皇後區、勃朗區、裡士滿區。
這是一個典型的港口城市,與金陵府、獅子城頗為類似。
聖廷設有大教區,類似於道門的三道劃分,每個教區都有一位宗主教,類似於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又稱牧首。西大陸核心教區的宗主教便會理所當然地成為教宗,進駐聖座,掌握樞機。
聖廷奪取新大陸之後,在此地也設立了教區和一位宗主教,而這位宗主教的聖弗朗西斯大教堂便坐落在中城區的核心地段,就連市議會都要為之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