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尋常武夫的震蕩虛空,隻是一點。
這個點有大有小,根據修為而定。
可澹台震霄的震蕩虛空是一線。
一線之上,空間震蕩扭曲,無視任何防禦手段,所謂的“庇護所”也好,或是太陽領域也罷,都無法阻擋。
這又不同於撕裂一線虛空,人仙的拳頭類似鈍器,最終是破碎虛空,粉碎虛空,更適合對抗神仙這種沒有致命要害的存在。既然不存在要害,那就全麵打擊,不留半點死角。
這也是薑大真人連續兩劍都沒能斬殺伊特薩姆納的原因之一,除了伊特薩姆納本身境界修為夠高之外,神道金身的確不講道理。
從各種意義上來說,神仙都是生存能力最強的,神國的地利優勢,能躲避天劫,金身沒有弱點且能迅速複原,還有三重死亡,都讓神仙成為很難被殺死的存在。
殺死神仙的最好辦法不是正麵擊殺,而是斷絕其神力來源,使其自然消亡。神仙沒了神力,金身會逐漸朽壞,隻能走旁門左道,比如使用血祭,這又招致業火,飲鴆止渴,最終走向滅亡。
正因如此,道門這麼多年以來,都沒能徹底解決古仙的問題,雖然道門曾經集結重兵,重創了巫羅,但因為佛門的支援而未能儘全功,道門每次出動大軍,抽調大真人、靈官等等,都是有成本的,所以道門也就此作罷。
至於斷絕古仙的神力來源,道門這些年一直都在做,主要就是打擊隱秘結社。不過還是因為佛門的支持,始終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說白了,道門的古仙問題本質上是佛門問題,隻要佛門還在,這些外部勢力就不可能消亡。隻要打掉了佛門,古仙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佛門的問題,就很深遠了,雖然玄聖時代出重拳擊敗了佛門,迫使佛門簽訂城下之盟,在名義上臣服道門,可本質上類似大魏驅逐金帳,大魏隻是把金帳趕出了中原,而不是消滅了金帳,終大魏一朝,金帳不時南下,雙方打打停停。
道門和佛門也是如此,道門瓦解了中原佛門,驅逐了西域佛門,迫使鳳麟洲佛門和南洋佛門低頭。可佛門也沒有認命,一直小動作不斷。
雖然中原佛門成為了一個道門立起的牌坊,主要作用是拿來三教合一,但中原佛門還是不甘心,一直與西域佛門有聯係。
東華真人主導的西域戰事,名義上是對薩滿教開戰,薩滿教的背後則是西域佛門。
南洋聯合攘道救世會明麵上是蟲人出頭跟道門挑事,背後同樣有南洋佛門的支持。
至於鳳麟洲佛門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是尊攘派的重要成員。
婆娑洲作為佛門祖庭,問題同樣嚴重,隻是道門在那邊實行軍事管製,囤積重兵,所以婆娑洲佛門不敢輕舉妄動,不過婆娑洲佛門也一直與聖廷勾勾搭搭,妄圖自治。隻是婆娑洲距離中原太遠,很少有消息傳到中原,存在感較低。
至於道門為什麼不徹底解決佛門問題,原因也不複雜。
第一是道門的政策發生了轉變,以發展經濟為主,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不適合再像佛道之爭那樣掀起全麵戰爭,而西域戰事、鳳麟洲戰事這種局部戰爭並不能徹底解決佛門問題,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談不上治本。
第二是道門的確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道門金貴了,不想再跟相對貧困的佛門動刀動槍。道門也有點看不上佛門,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佛門之人看著道門之人坐享榮華,自己隻能窩在貧苦之地,物質上的巨大落差,怎麼能不羨慕?所以這些年來不少佛門之人心向道門,暗中跟道門眉來眼去。道門在三代大掌教時期改變了政策,決定以文為主,以武為輔,徹底解決問題。
說白了就是論道和念經,我們道門說道門好,你們佛門說佛門好,到底誰更好,彆總耍嘴皮子功夫。
那就比比吧。
道門富有四海,中原、西域、南洋,海外各洲、南大陸,皆是道門之疆域,與西方聖廷二分天下,是為東方之主。
佛門呢?
號稱西方教,聖廷才是西方代名詞。紮根東方,在三教中拾人牙慧,隻會大吹法螺。
第(1/3)頁
第(2/3)頁
什麼叫事實勝於雄辯?
每次論道,過去曾經力壓道門的佛門總是敗於道門之手,攻守之勢異也。
彆管佛門大士們如何念經,對於普通佛門弟子而言,極樂世界怎麼好,我們沒有看到,可道門的道士怎麼威風如何享受,我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佛門中動搖之人不在少數,隻要道門肯給機會,他們就願意為道門效力。
為了對抗道門的腐蝕,佛門也有一些措施,一是推崇苦修,苦行僧大行其道,蓬頭垢麵,衣衫襤褸,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是痛苦的事情,以此來鍛煉意誌和離欲。二是對內封閉,不讓普通佛門弟子見識到外麵世界的繁華。這些舉措在短時間內也算是有所成效,可佛門也停滯不前了。
其實道門也有類似經曆,當年道門中人剛剛經曆了大魏末年的赤地千裡,以及長達幾十年的佛道之爭,終於太平初定,百廢待興,去往西方的道門之人見識了聖廷的繁華,大受震撼,內部人心浮動,這才讓道門徹底下定決心,全麵停止與佛門交戰,全力發展經濟。
道門根據自己的經曆和感受製定了以文為主以武為輔的策略後,效果立竿見影,海外各洲都有親近道門之人,自發地心向道門,道門順勢推行中原化,收獲很大。
想要破招,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那就是發展自身,在物質層麵不弱於道門了,自然也就逐漸不心向道門了。
文化和教義的強勢往往來自經濟的強勢。
這就是一個十分簡單的人性問題,人心總是高了還想高。人活著,一是要念想,也就是希望,二是要虛榮心,就算再艱苦,隻要比彆人好,那就是幸福的。
發展問題,說起來簡單,可真正踐行,需要幾代人臥薪嘗膽,還要極大的膽魄和高超的手段。
就拿佛門來說,想要發展,就要放開禁製,正視道門的“腐蝕”問題,如果還沒發展起來就被道門念經念死了怎麼辦?還沒發展起來就被道門從內部瓦解了怎麼辦?這就要看佛門高層的膽氣和手段了。
現在看來,佛門沒有這個膽氣,也沒有這個能力,他們的教義本質上就是畫大餅,所有好東西都在來世,都在極樂世界,那人人都去追求投個好胎,誰還管現在?誰還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