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最後的4791年冒險_呢喃詩章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呢喃詩章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最後的4791年冒險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最後的4791年冒險(2 / 2)

夏德在蝴蝶群中走出,撲扇著翅膀的紅蝶們停在他的肩頭,並化作破碎的光屑消失。而因為蝴蝶之神【千目幻蝶】而出現的真實存在的蝴蝶們,此時也翩翩起舞著靠近了夏德,並在他於自己的座位重新落座時,在他的周身翻飛著。

如果不是夏德聲明過,自己不想要蝴蝶之神眷屬的青睞,魔女布萊切特、佩裡修女以及萊曼先生,此時真的要懷疑這場宴會是否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性了。

飛舞的蝴蝶們在夏德周身播撒七彩的光點,手臂的傷勢快速的恢複,痊愈的傷勢讓他能夠保持好端正的坐姿。而一周不見,三位參加宴會的同伴看起來氣色都還不錯。

中年魔女布萊切特好奇的打量著夏德,在他落座後對他點點頭;為了超凡力量而來的中年修女奧莉·佩裡微微低頭算是打招呼,這讓夏德再次想到了那個年老模樣的她,宴會還未結束,但他已經看到這個虔誠靈魂的終點了。

至於萊曼先生,他還在麵前的紙頁上寫寫畫畫,調整詩文的語句。按照佩裡修女的說法,這位先生也成功離開了這裡,並且在蘭德爾河穀市繁衍家族,甚至到了第六紀元還有後代子孫。

夏德已經調查過,蘭德爾河穀在第六紀的1854年並沒有姓氏為“萊曼”的古老家族,所以他的後代們大概已經不是原本的姓氏了。

不過,如果能夠確定,是弗雷德·萊曼先生在宴會後,獲得了蝴蝶之神眷屬的青睞,那麼說不定他的後代中就有異種血統。而海倫和格蕾斯那裡的護士雕像,將為夏德指出特殊血統的存在。

“蝴蝶之神,很榮幸能夠三度光臨您的宴會。”

夏德恭敬的向巨大圓桌對麵的神明說道,身後有著虛幻透明蝶翼的神則問道:

“你已經拿到了我的禮物?”

“是的,我將其暫時留給了一對蝴蝶姑娘,如果您感興趣,我可以為您訴說那個故事。不過在此之前,請允許我們為你獻上詩歌。”

在得到神明的應允後,四個人還是按照上一次的順序,依次展示了各自的作品。

萊曼先生是第一個,他不出所料的按照自己的想象,讚美了“蝴蝶姑娘”的美麗。其中有些句子甚至有些不健全,但這也充分體現出了萊曼先生真誠的心。這位先生在詩歌創作上頗有建樹,詩歌寫的很不錯。

佩裡修女是第二個,她創作的是很有宗教讚歌風格的詩文。與萊曼先生相比,佩裡修女的詩歌就有些普通了,她也知道自己這一輪大概依然不是最出色的,但修女能夠保持好自己的平常心。

第三個是中年魔女布萊切特女士,夏德原以為三人中唯一的超凡者,在第二輪也能表現出第一輪那樣的優勢。但魔女布萊切特的詩歌,甚至還不如佩裡修女。

因為魔女就坐在夏德的身邊,因此在注意到夏德的眼神後,反而問道:

“你為什麼會認為我很擅長創作詩歌?”

“因為你是魔女。”

“魔女就一定擅長創作嗎?這是那些對魔女一無所知的人,才會有的很明顯的偏見,先生。”

夏德是最後一個,他在這周委托了貝納妮絲小姐、蕾茜雅和多蘿茜幫他尋找第六紀創作的優秀的詩歌。貝納妮絲小姐為他挑選了一首第六紀約1024年左右,由德拉瑞昂詩人創作的《組詩·蝶舞》。而多蘿茜和蕾茜雅,居然自己寫了一首詩歌送給了夏德,並認為既然是要獻給神明,還是原創比較好。

夏德也認為這種想法不錯,因此最終帶來的是多蘿茜和蕾茜雅的長詩《真紅之蝶》。這是她們以格蕾斯和海倫為原型,創作出的長篇敘事詩。在了解到了紅蝶雙子的故事後,公主和作家小姐的觸動甚至比親自見證了故事的夏德還要大。而且創作出這首詩歌後,兩人都獲得了新的啟迪力量。

因為是長詩,因此夏德捧著那本散發著星光的書本,足足念了五分鐘才念完。三位同伴都很認真的聽著,等到他坐下來以後,萊曼先生閉著眼睛輕輕鼓掌: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看起來我真的還差的很遠。”

佩裡修女微微歎息,為故事中相互折磨的雙子姐妹的命運感到哀歎。而魔女布萊切特女士則很好奇故事的結尾,這首敘事長詩的結尾,停留在了新的循環又一次開始,牽著手坐在山端的雙子姐妹,看著旭日自東方升起,共同期待著下一輪回的相遇。

神明做出了和上次很類似的評價:

“很不錯的詩歌,雖然稱不上是最頂尖,但故事以及創作者蘊含的感情,已經足以超過我所見識的大多數詩歌了。但這不是你的詩,而且你的朗誦技巧也很是糟糕。如果說上次是隻有技巧沒有感情,那麼這一次就是,隻有感情沒有技巧。”

夏德注意到低著頭的中年魔女此時也露出了笑意,他有些尷尬的咳嗽了一聲:

“我願意承認,我自身在藝術和文學的道路上沒有任何的建樹。但既然是為了您的宴會而準備的獻禮,那麼肯定不能隨便拿出來歌曲或者詩文糊弄,所以請原諒我帶來了彆人的作品。”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我的異世界是遊戲模式 我的訓練家模擬器 重生的我拒絕病嬌富婆 重生官場:從部委下基層問鼎巔峰 我欲九天攬月 朕的後宮裡麵個個都是人才 妙手大仙醫 超能:我在十一維空間輪回 仙魂鬥戰 穿越之莫問人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