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考察
第455章考察
11月20日,陪都,cq市區郊外,崇文鄉,一輛掛著軍令部牌照的黑色福特轎車在公路上平穩的行駛著。
豔陽高照之下,公路兩側的村落密布,林木茂密,一片翠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明清時期留下的石製城堡亦星星點點的分布在公路兩側。
幾座環山拔地而起,以虎踞龍盤之勢矗立在大地之上,公路上,往來的各種汽車,還有帶著特大號排煙管的木炭汽車絡繹不絕,沿路的農民,行人,帶著遮陽傘的滑竿,雞公車,板車亦是來往不斷,一派熱鬨景象。
何部長為何煒定下的巴縣,涪陵兩處團管區離陪都的市區不遠,正符合了何煒與軍令部商定的“突擊總隊駐紮在陪都附近郊縣”的原則、
巴縣甚至就是直接毗鄰陪都市區,緊靠著市區的經濟中心,加之自抗戰爆發後,前線大批軍政機關和難民自前線向陪都撤離,一些軍政要員也選擇在毗鄰陪都市區的巴縣蓋建彆墅。
故而,其縣境內人口暴增,鄉村機關林立,官邸彆墅星羅棋布,甚至還出現了不少的新居民點,整個縣境範圍內的人口總數接近七十萬,儼然也有著一種畸形的繁榮。
這一點,從公路附近的熱鬨境況即可窺見一二。
何煒坐在轎車後排,看著車窗兩側掠過的秀麗景色,皺起的眉頭亦為之舒展開來。
這些天,部隊在休整整頓的同時,何煒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將軍政部兵役署方麵發下來的資料通讀了數遍,這些資料都是他即將執掌的巴縣,涪陵兩個團管區和第一補充兵訓練處處長一職有關。
團管區自不必多說,是全國大批建立的征兵機關,何煒對團管區的運行模式和組織編成心中早已有數,閱讀資料無非是進一步的對兩個團管區轄區內的人口,地理,自然和經濟狀況進行了解,倒是那第一補充兵訓練處處長的職務比何煒之前的預估更有意思。
本來,何煒得了第一補充兵訓練處處長的職務,雖對這個意外之喜的到來很是滿意自得,但由於對其具體的組織結構,功能和運行流程確實不甚了解。
而且,何煒的注意力都放在巴縣,涪陵兩個團管區上,因此,對這個職務倒是沒有多看重,直到這段時間閱讀了兵役署發給他的現行兵役法文件和補充兵訓練處組織編製的文件之後,何煒才發現這個職務的含金量非常高,可以說絲毫不亞於團管區司令,甚至是師管區司令的位子!
原來,國軍在抗戰最初期的征兵模式,是當某一師管區接到了征兵任務之後,便會將任務下達給下屬的團管區,而團管區又會著令下屬縣域範圍內的各個鄉鎮按照分派數目征召壯丁,等到把壯丁湊足了,再將搞來的壯丁送到師管區,而這些壯丁則隨後會被師管區集中送到前方的接兵部隊,師管區這就算是完成了一次對前線的新兵補充流程,但往往師管區送上去的壯丁雖然足數,但基本上沒啥訓練,算是隻管征發,不管訓練。
這麼一茬一茬的新兵補充上去,雖然能把壯丁送上去,但是前線部隊收到的可就是真.沒有任何作戰技能的壯丁,如果不施以訓練,那是根本沒法子拉上去打仗的,而前線部隊的作戰任務又重,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接收到的壯丁進行訓練,部隊的戰鬥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長此以往下去,這種補充模式就對前線的作戰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於是,補充兵訓練處這個機構就應運而生了。
在原有的補充模式下,負責征兵的師管區基本是管征不管訓,而為了把缺失的訓練職能補上去,軍政部就下令在原有的師管區,團管區之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在各地開始成立補充兵訓練處,補訓處之上又設立總補訓處。
其中,總補訓處為軍級編製,下屬若乾個補充兵訓練處,所轄補訓處按需調整,無固定序列,而總補訓處下屬的補充兵訓練處則相當於師級編製,且各個補充兵訓練處的處長也都由少將或中將軍官來擔任。
按照何煒手上兵役署下發的文件,基本上每個補充兵訓練處轄四個或六個補充團,每個補充團官兵編製兩千四百人,其新兵來源,由軍政部指定各師管區、團管區征集壯丁撥補,且各個補訓處都是就近接收其駐地附近師管區所征發的壯丁。
而當補訓處將壯丁接收完畢後,則立刻開始施行軍事訓練,聽候軍政部撥交命令,將所接收,訓練的壯丁送到前方,交付給前線的待接收部隊。
總的來說,師管區負責征兵,搞來足夠數目的壯丁,更側重於征發,補訓處則側重於訓練,目的是把師管區征來的壯丁訓練成具備基本戰鬥能力的新兵,為的是讓這些壯丁補充到前線部隊之後就能立刻打仗,更側重於戰力的養成。
故而,從這個角度上說,何煒這個第一補充兵訓練處處長的職務,理論上來說可是比兩個團管區值錢多了。
而且何煒看兵役署發下來的補充兵訓練處編製表,上麵可是清清楚楚的寫著,一個補充兵訓練處下屬四個到八個補充團,其規模可是極大,這理論上的編製數可是比一個滿編的步兵師還要多,而且考慮到補充兵訓練處不但有著龐大的成建製編製,還有著訓練的職能,何煒甚至覺得補充兵訓練處已經有了些戰鬥部隊的意味。
事實上,下屬有若乾補充團的補充兵訓練處確實有著幾分戰鬥部隊的色彩,在原本的曆史上,有些規模較大,訓練水平較高的補訓處甚至被直接改編成了師一級的野戰部隊開到前線參戰。
比如在緬北反攻中痛殲敵寇的中國駐印軍新編第一軍下屬的新編第三十師就是直接以補充兵訓練處直接改編的,可見,何煒的判斷的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