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其實有些話楊守拙不好直接跟李慎行說。
這個軍工定向生是李文軍跟京城大學合作的項目。
也就是說,李文軍出錢,出大把錢給大學建圖書館,實驗室什麼的。
然後大學為“文軍實業”培養他指定的專業人才。
李文軍花了一年才把這個項目談下來,光第一期捐款就一千萬。
李慎行自然就在第一批名單的第一個了。
雖然有點假公濟私的嫌疑,不過總方向是為了給中國培養頂尖軍工人才。
李文軍還打算把這個方式擴散開,跟各個一流學府合作。
其實細想想,李文軍這樣定向培養,比去外麵招人或者光靠“文軍大學”培養,效率要高很多。
也可以減少出現奸細和叛徒的風險。
可以說是雙贏。
李慎行打電話回家告訴柳冬梅他們這個消息。
柳冬梅喜極而泣“真是太好了。”
想不到,想不到。
她這個連十分鐘都坐不住,被所有老師嫌棄的孩子,有一天也能去最高學府讀書。
子弟學校把喜報和李慎行的事跡大幅張貼在公告欄裡,更證明了從建校就開始堅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施展天分”的教學理念是正確的。
不管走的路有多崎嶇蜿蜒,隻要目標明確,方向沒有錯,總有一天會到達。
子弟學校的招生越發火爆。
教育局也支持他們擴招。
畢竟子弟學校對於優秀貧困學生還包食宿,有資助,變相幫縣裡進行了扶貧工作。
擴大招收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就能有資金讓更多山區的孩子上學。
怎麼看都是雙贏。
“文軍實業”的子弟參軍的熱情也高漲。
楊守拙聽說了,不由得苦笑李文軍肯定也是算到了這些附帶的效益。
總而言之,怎麼算,他這一千萬都花得值。
大家都在狂喜中,隻有陶然在痛苦的掙紮。
越是臨近高考,她越是清楚自己跟李謹言的距離。
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努力就能做好的。
比如數理化這些學科,她熬夜做題,拚了命學,始終都隻能在年級五十名以外掙紮。
雖然,現在他們一個年級已經有八百多人,十幾個班。相比李謹言那個時候年紀六百多人又擴了不少。
可是如果連年級五十名都進不了,彆說是京城的頂尖大學,就連海城的那個都考不上。
她每天頂著對黑眼圈,睡不夠,食不知味的樣子,讓陶光明如坐針氈。
他好像又回到了陶然參加運動會長跑比賽那天。
他揪著心看陶然一個人在冰冷的雨裡掙紮卻無能為力。
其實他跟陶然建議過,高二轉回京城去。
畢竟在京城上同樣大學和專業高考錄取分數會比在湘省的要低得多。
可是陶然拒絕了。她說這樣跟當逃兵有什麼區彆?
陶光明吃過晚飯就背著手在小區裡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