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後的四年。
對於擔擔島大部分漁民來說,還真是如夢似幻,隻是沒想到,一朝又回到開放前,
大家又在了同一個起點上。
倒也不是啥都不剩。
三叔李政發家裡的電器雖被充公了,但好在房子和船都留下來了。
畢竟上麵也是挺矛盾的,既要打走私,還得穩經濟,一棒槌下去,要是打太痛了,還得給顆糖。
那些用違法所得購買的漁船、生產工具,幾乎都沒有沒收,反而鼓勵他們好好生產勞作。
而除了部分頑固分子以及那晚現場抓到的走貨人員,大多數人都是被從輕處罰。
大清早。
李多魚就來到了碼頭,今天非常冷,冷空氣如約而至,套了兩件衣服的他,的,海風吹過來有點涼颼颼的。
而碼頭卻跟往常不一樣,已經非常熱鬨了,三叔也在整理他那艘拖船。
這些天憔悴了不少,但生活還得往前看,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他不能倒。
見到李多魚後。
三叔喊道:“多魚要不要一起出海,這次不抓梭子蟹,換抓海帶了。”
李多魚笑著回道:“這次沒時間了,我得弄海帶了,有機會的話,再跟你們出海。”
大舅公和表叔他們也都在船上,看到李多魚後,也熱情地打起了招呼來。
“這可你說的,我們都聽到了。”
“下次得跟我們一起出海,我們還得靠你這張嘴去跟那些魚販子殺價呢。”
李多魚笑了笑。
隨後揮手與他們告彆,目送他們出海,並送上了祝福:
“一路平安。”
隨著走貨潮的戛然而止。
漁民不得不重新尋找生計了,原本用來走貨的漁船這段時間也紛紛出海捕魚了。
一夜之間,擔擔島仿佛重新回到了正軌,天才剛亮一會,碼頭的漁船就已經走了一大半。
李多魚搓了搓有些發冷的雙手,瞥了眼左手腕的粗碼手表。
早上七點了。
她們也差不多該來了。
果然還沒十分鐘,李多魚人都還沒看到,就聽到了一群大娘在聊八卦的聲音。
“我覺得舉報老家老三的,肯定是合作社的王進軍,那天他就屬他最積極了。”
“有可能,老周應該是給張麻子給舉報了,他倆前不久,還因菜園的事,打過一架。”
“最壞的就是那個張梅鷹,多魚明明早就從良了,居然還跑去鬨,真是有夠壞的。”
“就是就是。”
“整天苦著一張臉,看誰都不爽的樣子,難怪媽祖娘娘不保佑她,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陳慧英領著十多個女人,來到了碼頭這邊,這裡麵大多都是他家親戚,有大舅媽,二表姑之類的,連三嬸和二嫂也在。
他們來到碼頭後。
看到李多魚後,各個眉開眼笑,一個勁地誇他。
“還是多魚聰明啊,知道要出事,立馬就不走貨了。”
“還好沒跟那個阿貴混,不然也進去了。”
“多魚,現在都快變成咱下沙村的先進人物了。”
見大家都在誇李多魚,二嫂朱秀華很想說點什麼,但看到這些大娘,也隻好乖乖閉上嘴巴,小聲咕噥著:
“聰明個鬼。”
“要不是小舅提醒他,說不定就進去了。”
今天,原本她不想來夾海帶苗的,但從他婆婆那裡得知,夾海帶一天能掙一兩塊,且夾的足夠多,就賺的越多,就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