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隨著劉備的果斷下令,殺聲震天的戰場上,很快出現了一支看起來靈活矯健、隻穿了輕薄皮甲甚至藤甲的奇怪部隊。
部隊的人數不多,也就在兩三千人之間,而負責帶領這支部隊的,正是王平等幾個剛剛來歸的板楯蠻部族軍官。
後世曆史上季漢政權的“無當飛軍”,也多是板楯蠻乃至南中士兵組成。其中板楯蠻因為歸附得更早,可以在無當飛軍中充當骨乾和軍官,而南中孟獲的部曲因為來得晚,忠誠度相對沒那麼可靠,隻能從相對基層做起,這也是很正常的。
到了後期,季漢政權還有把一部分青羌兵補充到無當飛軍裡,那些青羌人就是後世川西大涼山和靠近青藏高原地區的山地民族。
(注諸葛亮在《後出師表》原文裡就寫,他首次北伐和二次北伐之間那段時間、“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千餘人。”
可見在二次北伐時,這些部隊還是分開的。文中的“無前”就是後來俗稱的無當飛軍,跟賨叟、青羌是並列的。再往後這些部隊才出現合並。)
因為加入了這些兵種成分,後世的無當飛軍漸漸裝備了更好的鎧甲,也習慣了使用南中的毒箭和諸葛亮配發的弩,屬於“精銳山地叢林弓弩手”的定位。
但如今這些板楯蠻才剛剛歸附劉備,自然享受不到新式兵器的加成,也還來不及博采眾長。他們就隻是一支士氣昂揚行動迅捷的輕甲山地兵,連遠程兵器都沒有專門配備。最多隻是其中一部分勇士、有自行配備飛刀的習慣。
投奔過來不到十天、就被主公賦予了重任,年輕的王平當然有些緊張,也有些激奮,更懷著對夏侯淵屠戮他族人的刻骨仇恨。麵對敵軍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血液都在沸騰,躍躍欲試恨不能多殺幾個逆賊。
而對麵的夏侯淵,在指揮部隊死守營寨的同時,也有時不時觀察劉備這邊的預備隊投入情況。
在王平之前,劉備也投入過一些預備隊了,所以看到王平的出現,並沒能激起夏侯淵特彆的警覺。
尤其夏侯淵在注意到對方的裝備時,還額外升起了一股輕蔑。
“這是什麼兵馬?看上去甲胄殘破,兵器也不犀利,劉備的潛力已經耗儘了麼?除了一開始張飛帶的嫡係人馬,後麵的預備隊終於裝備不起鐵甲了。
嗯?這些人看著怎麼像前陣子籌糧時掠殺過的板楯蠻?那不該是益州本地土兵麼?難道是劉璋派給劉備的?看來劉備是真沒有餘力了。今日穩守大營綽綽有餘,終於可以讓劉備踹在石頭上,磕斷他一條腿!”
在看出敵軍居然連劉璋的兵都上了,夏侯淵大大鬆了口氣,一時頗為寬心。
劉璋的兵有多垃圾,夏侯淵是素有所知的。他自去年五月滅了張魯後,一路南下,到八月份奪取整個巴西,中間那段時間都是在跟劉璋的部隊打。
一直到釣魚城這兒、遇到了劉備的入川援軍,夏侯淵的攻勢才被遏製住。可以說在此之前,他也算是蜀地的常勝將軍了,從陳倉一路打到釣魚城,中間都沒敗過。
強弱都是相對的。他欺負不了劉備、諸葛亮、張飛。還欺負不了張魯、劉璋麼?
劉備連劉璋的垃圾都上了,可見到了強弩之末!
……
因為夏侯淵的鄙視和大意,他也就沒有對王平的投入戰場專門調整部署。
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把控著曹軍防守預備隊的投入、以及各層防線的彈性防禦節奏。
既然是守營而非守城,防線的節奏把控也是很重要的。
守城時因為就一道城牆,絕對不能放棄,那是必須死守到底的,反而沒有彈性可言。
守營則不同,壕溝鹿角防線可以有好多道。
遇到敵人攻勢實在太猛、或者遠程弓弩火力、投石機太多,偶爾放棄一線陣地退守後麵幾道、讓敵人的支援火力出現脫節,這都是必要的手段。
夏侯淵擅長守營,其中運用之妙,自不必多說。
很快,王平就帶著兩三千板楯蠻兵衝了上來。身著輕甲的他們,原本是非常懼怕被敵軍弓弩手列陣覆蓋射擊的。
但因為今天劉備和龐統的部署很精妙,先讓灌鋼鎧甲的重步兵上、跟敵軍一線部隊黏在一起,已經絞殺到了白熱化的狀態。
夏侯淵麾下的弓弩手在第一道壕溝鹿角防線背後根本立足不穩、已經提前退到了第二道鹿角。
這些弓弩手也就沒法對敵軍後續投入的預備隊造成多大壓製。因為視野的問題,就算勉強大仰角拋射,也都是盲射亂射。
王平麾下的板楯蠻士兵本已做好了被弓弩先殺傷一波的心理準備,結果隻有稀稀拉拉一些箭矢亂飛而過,全軍隻傷亡了幾十人就通過了弓弩覆蓋區,剩下的板楯蠻自然士氣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