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佛心不誠求不來真經,而是真經早已給予了那個跟他似是而非,卻叫做唐僧的和尚。
對方以玄奘之名將佛法宣揚,但那些所謂的真經卻與他在佛土中所見的殘本外道一般無二。
玄奘嘗試著去跟佛祖菩薩們追尋真相,但奈何往日香火濃重,佛光深邃的金塑卻一個個變成了沉默的泥胎。
直到聽聞佛祖屢屢在西邊的吐蕃顯聖,如此,求而不得的玄奘法師便帶上弟子們前去了尋真的路途,而至於此發現了這些以人為材,將百姓視做豬羊的外道僧侶,那就純屬意外了。
隻不過,玄奘法師見不得外道殘害百姓,哪怕這些百姓都是蠻夷之輩,不通教化,但留下他們的身軀,去替大唐的百姓服徭役以贖自身罪過也是極好的。
那時他需派弟子日日勸導,在三五代人之後以佛法感化,驅逐罪過之後,他便會以自身為媒向陛下申請諸蠻內附。
但在這之前,扭曲佛經,殘害蠻夷百姓的外道邪魔,必須誅而儘之.
“唉,玄奘你當真認定了一條路走到黑,永不複行?”
看著裝聾作啞,全然不回答自己問題的玄奘法師,垂垂老朽的大僧侶不由得歎聲道。
玄奘法師緩緩的抬起了頭,那古井無波的雙眸神色淡漠的注視著麵前的老僧,雖無任何神異,但卻讓老僧猛然間打了個激靈。
在那雙眼眸之下,他感覺自己好像被看穿了一樣。
而事實上,當玄奘法師緩緩開口時,更是驗證了老僧心中的猜測:
“貧僧隻求見佛祖一麵,求得真經一部,又有何錯?”
“而至於這些,菩薩當真要為這些佛敵外道辯駁?”
“那不如坐到前來,由貧僧跟菩薩辯上一辯!”
老僧。
或者說假借老僧之麵的菩薩聞言心中一泠。
他的身份被看穿倒不是什麼不可置信的事情,事實上在此之前,已有數位菩薩忍不住玄奘的殘忍之舉,親自下場與其辯經,但結果麼.
彆的僧侶,是將諸佛跟菩薩的言語奉為圭臬至理;但玄奘不同,一切的經卷到了他的手裡,會先品評一番,隻有合乎他道理的才算佛經,而那些不符合他標準的,便就是外道邪言。
佛祖本人都沒這麼霸道,正如吐蕃的經卷,在靈山傳播至此的時候,其中經典也經過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造,以方便當地的風土人情。
但玄奘不同,他雖並不強迫讓所有僧侶改信他那一套,但卻以辯經的方法,從根源上剔除那些不符合他定下規則的。
如果說,在靈山故土,玄奘不忌生冷的將整個佛土橫掃一遍,是給本已在故土落寞的靈山重新發育的空間的話,那在吐蕃這同樣的經曆,卻是在刨靈山的根。
因為,前者伴隨著靈山入駐九州,那邊的信仰跟僧侶已被諸佛們放棄,視為可有可無。
但隨著某個屠夫的崛起,在天庭的遮掩下,肆無忌憚的打壓靈山宗廟,伴隨著靈山在九州無奈封山的決策,在九州本土的吐蕃這邊,已是靈山仍能保證香火信仰源源不絕的最後根基。
無論是諸佛還是菩薩們,都不能允許吐蕃道統的沒落。
但奈何碰到了玄奘這麼個死強的,如此,也就造成了在吐蕃僧侶們人頭滾滾的同時,靈山的一眾菩薩尊者也被殺的人頭滾滾。
無法,除了九州的佛法較為溫和之外。
不論是靈山故土,還是吐蕃在對經典的詮釋上都是絕對的霸道跟權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