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第268章丙卷送君千裡,不須一彆(大更求月票!)
“閔前輩,看樣子河北之地看明白這一點的卻不多啊。”陳淮生悠然道:“淩雲宗在衛懷道來落足,難道不是這些地方宗族的機會麼?隻要他們一力支持,淩雲宗必定不會薄待他們,天鶴宗和月廬宗都把他們當成可茲利用的馬前卒,這一點他們看不明白麼?”
“陳道師,話雖如此說,但是淩雲宗沒有表現出他們能與天鶴宗或者月廬宗抗衡的實力,誰敢輕易把寶押在他們身上?更何況衛懷道也是許多大小不一宗族,天鶴宗和月廬宗隻要拉攏住幾家,其他家都慣性使然,跟附其後,……”
陳淮生嗤笑一聲,“說來說去還是心胸狹窄,鼠目寸光,為何你們父女卻能看得明白這一點?”
“閔家是沒得選了。”閔餘蓀終於接過自己女兒的話題:“滏陽道沒有大宗門,八角寨杜家略有實力,但是現在堪堪自保,再往後,我覺得也很危險。白塔城靠的是丁真人一己之力,丁真人雖然是紫府仙卿,但是他卻不肯收徒,門下就隻有區區幾人,偌大一個滏陽道南部,方圓千裡,三五十萬人,他能顧得過來?現在東邊妖獸橫行,除非是二階妖獸,否則他的子孫都不肯出麵,因此東邊百姓對丁宗壽也很有怨言,但是卻又找不到替代,奈何?”
滏陽道形狀像一片斜橫的心形桑葉,可以大致分為三部分。
臥龍嶺處於中北部,算是上端,而八角寨杜家在西南部,而白塔城則處於東部。
其中北部麵積最大,除了上端部分已經深入到了五行山中外,中北部幾乎占到了整個滏陽道約摸一半左右,人口大概在**十萬之間。
而東部以白塔城為中心,麵積約莫占兩成,人口在四十來萬。
西南部就是與漳池道接壤地區,人口大概在五十萬左右。
整個滏陽道大大小小的宗族也有幾十家,真正稱得上門閥或者像那麼一回事的宗門的,就隻有八角寨杜家一家。
這種散亂的形勢也才是散修和異修們最樂見其成的。
“嗬嗬,好一個沒得選,按照閔前輩的意思,這滏陽道中北部也都是沒得選嘍?那其他人為何看不到?”陳淮生笑著問道。
“得過且過吧,也許覺得還沒有到那一步,又或者覺得再熬兩年,也許妖獸就沒有那麼肆虐了呢?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情況,這一二十年妖獸橫行肆虐,結果下一二十年,似乎妖獸又安分了許多,……”
閔餘蓀歎了一口氣,目光裡也多了幾分黯然。
“但這一次我感覺不會像以前那樣,按照妖獸活動的頻繁程度和給我們造成傷亡的情況來看,這十年是一直遞增,幾乎沒有波動,我也調查了大王鎮的情況,和我們差不多,而且一些從未見過的二階甚至三階妖獸都現了蹤跡,閔家樓就挨著五行山這一線最近,我們不願冒險,也不敢冒險,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寧肯付出一些代價。”
既然人家能如此坦蕩地把前因後果都和盤托出,甚至表明態度就是願意成為重華派最忠實的部屬,陳淮生也覺得沒有理由將這些日後可以作為宗門基石的小宗族拒之門外。
重華派在朗陵一樣也有許多像這種根深蒂固的宗族支持者。
即便是重華派搬遷到河北來了,這些宗族與重華派的關係也不是短時間能割斷的。
甚至可以說,沒有一代人,二十年時間,白石門休想將朗陵府徹底納為己用。
同樣,隻要重華派能在一二十年間重返朗陵,這些宗族依然會是重華派的忠實支持者。
當然,超過二三十年,形勢變化,利益使然,不可避免就會發生改變了。
“閔前輩的想法我知道了,我相信宗門對閔家的想法也會給予積極回應的,包括青鬱姑娘的未來。”陳淮生淺淺一笑,“這一點我會將其帶回給宗門,不過我很好奇,你們閔家對月廬宗和天鶴宗乃至衛懷道那邊情況了解如此之深,是如何做到的?”
閔餘蓀臉色不太好看,但麵對陳淮生的目光,最終還是道:“我們閔家亦有子弟入投天鶴宗和月廬宗,隻不過他們在宗門裡籍籍無名,……”
陳淮生皺起眉頭:“你們這麼做,不怕月廬宗和天鶴宗報複?還有這般情形,如何讓我們重華派相信你們閔家?”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宗族和宗門,兩者利益,何為大何為上?
閔餘蓀也知道自己必然會麵臨這個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對任何一個宗門,隻要要招收宗族子弟為弟子的宗門,都要麵對,除非隻招寒門雜姓,其他一概不錄,但這顯然難以做到。
像滏陽道這邊,基本上就是七八十個像閔家,或者略小於,或者略大於閔家這樣的宗族在地方上占據主導地位。
如果以滏陽道接近二百萬人的比例來計算,大概每年出生的道種大概在千人上下,那麼這些宗族子弟大概占據了八成,而寒門雜姓隻占兩成,重華派不可能放棄八成比例的宗族子弟,而隻招收兩成的寒門雜姓子弟。
閔餘蓀歎了一口氣:“陳道師,我先前就說了,我們的確有幾名子弟在月廬宗和天鶴宗,但他們境界並不高,最高不過練氣七重,可即便是這樣他都不太願意再把宗門內情況告知我們了,告知的也都是一些眾所周知的情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他在宗門內發展甚好,或者認為宗門才是他未來的歸宿時,宗族也就置之腦後了,……”
坦然地迎著陳淮生的目光,閔餘蓀吐出一口濁氣:“當重華派都成為大家心目中仰慕憧憬的修行聖地時,它根本無需擔心,所有人都會自覺地下意識地擁戴忠誠於它,至於宗族,嗬嗬,像閔家這樣的宗族,您覺得會對重華派有什麼威脅麼?再說了,閔家也一樣希望重華派發揚光大問鼎一方,這樣才能更好庇護我們閔家,可以說閔家希望能夠和重華派做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很中肯,也很客觀,陳淮生也知道是這個道理。
和大趙那邊情況略有不同的就是河北之地這種非修行門閥世家的小宗族家族在地方上勢力很大。
他們不屬於那種修真門閥世家,而是純粹以姓氏聚居形成的宗族家族,僅有的優勢就是人口優勢,而這個優勢帶來的道種人才優勢。
但沒有修行宗門作為支撐,這種道種人才優勢毫無前景,也毫無意義。
所以他們需要宗門。
一個宗族家族多則數萬人,少則幾千人,這與大趙那邊這類宗族家族所占比例隻有不到三成的比例恰恰相反。
當修真成為這些個體的追求極致目標時,很顯然個人利益是絕對淩駕於宗族家族之上的。
挑開了這個話題的薄紙,就沒有什麼話題不能提了。
重華派需要這些地方宗族敬獻什麼,而重華派能給予這些地方宗族什麼,都可以挑明來說。
閔餘蓀也意識到了眼前這個青年老練世故程度大大超出了他最初的預計。
但對於閔家來說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