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飛這種事情,數據隻是一個方麵。
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看到了從遠處洶湧而來的人潮。
考慮到法國人的最新型戰鬥機“陣風”此時尚未正式服役……
站在窗前的楊奉畑沒有說話,隻是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重重地晃了晃後者的身體。
300km\/h,理論上倒是也能飛,但那個狀態下的飛機會肉眼可見的搖搖欲墜,危險性極高。
一切儘在不言中。
從提出改進思路到確定方案再到製造、總裝和首飛。
當然,幻影2000說到底還是一種以第二代戰鬥機為基礎,按第三代戰鬥機標準重新設計製造的準三代戰鬥機。
對於固定翼飛機來說,想要飛得很快固然是一大難題,但真要是想飛得慢下來,難度也並不會小上多少。
但是跟f4或者米格21這種典型二代機比起來,那還是有著天壤之彆的。
楊奉畑詢問道。
加在一起也不過一個月出頭的時間。
要知道,大約十年前,華夏空軍甚至還考慮過引進幻影型。
第(2/3)頁
第(3/3)頁
在場的不少人腦中都出現了同樣一個念頭:
大家都是601的工程師,對於過去的殲8在低速下的操縱性是個什麼德行多少都是有數的。
一方麵,這架經過改進之後的飛機性能實在是好的有些出乎預料。
但在試飛結束之後,儘管詳細數據還沒有完成整理,但至少在失速速度和起飛距離這塊,簡直是肉眼可見的比風洞結果還強。
正如常浩南昨天在京航跟杜義山和劉振響二人所說的那樣,有了他的幫助,試飛流程的進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的。
“這個性能……有點離譜了啊。”
哪可能有剛剛那種從容不迫的樣子?
一束鮮花被送到了付國祥的手中。
……
而要想在很快或者很慢這樣的極端速度下維持對飛機的有效操縱,甚至保證一定的機動性來應付空戰,那就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
所以儘管每個流程都已經檢查確認過不少次,但大家就是……
很多人昨天晚上都是不太敢相信風洞吹出來的那個數據的。
另一方麵,對於參與到其中的所有人來說,這次改進完成的速度都實在有點太快了。
擱在過去,這種級彆的改進,沒有一年時間基本上是走不完這個流程的。
儘管參與八三工程的絕大多數成員都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曆飛機首飛這種事情了,但麵對剛剛從座艙裡爬出來的付國祥,所有人都還是異常興奮。
“不隻是速度,你們剛剛注意到飛機的姿態了麼,通場的過程中至少保持了15°左右的可控迎角。”
飛行員的主觀感受,其實也很重要。
殲8的低空低速性能,在原來時間線上對於任何一個華夏的航空人、乃至任何一個華夏的軍迷來說都是一個過不去的心結。
相比於單純因為這架飛機的性能而驚喜的楊奉畑,重生回來的常浩南麵對這殲8低空通場的一幕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觸了。
因為這畢竟不算是個新型號,所以現場也沒有什麼領導,總設計師楊奉畑和主導了這次改進的常浩南在人群的最中心,分彆和他擁抱了一下。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去歡迎試飛員凱旋。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