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王曉模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誘惑,決定按照常浩南的建議,照著9910工程拚上一把。
這樣的話,很多原本並不著急的事情就變得迫切起來了。
“小常同誌,既然要以9910工程作為目標,那你這邊的前期項目論證……”
“這點您放心,招標結束之後,我可以在金陵這邊直接開工,算出來的結果直接拿到涪城29基地的風洞做測試,這樣兩邊可以做到接近同步進行。”
常浩南自然是有所準備的。
這種在極限時間內並行處理多項任務的事情,他之前就已經乾過不止一次了,現在算得上是輕車熟路。
更何況從航空部門的角度上講,加裝楔尾相比於加裝圓盤不算太複雜,無需他和風洞測試人員頻繁進行對接。
實際上在前世,空警200從立項到首飛也就用了大概20個月的時間,如果不是那次意外的空難,服役時間本來應該更早。
儘管那是在立項前就已經有了不少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做到的。
但現在常浩南手裡的底牌更多,完全不虛。
總歸隻是個項目開始之前的論證,不算什麼大活,所以幾個人隻用了這半個晚上功夫,就把事情的總體方向給定下來了。
對於如今的常浩南來說,這種事情已經輕車熟路,根本不需要係統的幫忙,尤其運8本身的數據已經被172廠的梁紹修等人完成了數字化錄入,完全可以直接調用,隻要把t形天線和尾鰭兩個部分加上去就好,實際工作量並沒有太多。
更何況徐洋和電科14所這邊的工程師們雖然沒學過飛機設計,但多少都學過算法,還是能幫一些忙。
最耗時間的部分估計是等結果,眼下的計算機性能實在是跟不上需求。
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正好可以見縫插針,把楔尾預警機的氣動和結構分析給做了——
儘管在設計吊艙的時候已經用一些奇技淫巧降低了對於硬件性能的需求,因此試製過程不存在什麼難以克服的阻礙,但電子乾擾吊艙對於14所來說畢竟是個新玩意,況且從那具被繳獲吊艙借鑒的封裝技術也還需要適應,因此在基礎設計已經完成的情況下,一大一小兩種工程樣機預計還是預計需要半個月左右才製造出來。
這還是因為樣機階段暫時不用考慮外部氣動修型等問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時,否則得要更長時間才行。
……
總之,當幾天之後,常浩南把附有數值計算結果和幾次風洞試驗數據的論證報告交到甚至沒來得及離開金陵的王曉模手中時,後者下意識問出來的第一句話是:
“你是不是早就把報告準備好了?”
對此常浩南自然是實話實說:
“那倒沒有,雖然我對這種t字形天線已經研究了有一段時間,但確實是那天跟您交流過之後才真正開始著手分析的。”
第(1/3)頁
第(2/3)頁
“可是這才過了……十天?”
王曉模看向旁邊的日曆本:
“不對,九天半的功夫,這報告裡麵怎麼連數據都這麼詳細?我以前也跟航空工業總公司的人合作過,從來沒有過這麼快的。”
“遠了不說,就去年年初,改713號電子設備試驗機的時候,光是吹個風洞就等了一個月時間,這還是我找丁主任催了很多次之後拿出來的效率。”
因此,看著麵前一臉“不是你在誆我就是他們在誆我”表情的老院士,常浩南覺得自己有必要替29基地那些素未謀麵的前同事(也是未來同事)們解釋一下:
“王院士,是這樣,如果是給一個新型號飛機做完整的風洞測試,那確實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就算像是713號機那種修改幅度不大的型號,一個月也很正常。”
“但咱們現在畢竟隻是個論證,並且因為有我的計算數據做支撐,那邊也可以更加精確地選擇風洞測試條件,而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在很大的範圍內慢慢逼近,以前做100個小時風洞,裡麵可能有90個小時都是在進行調試,現在可能隻需要10個小時調試就行,效率自然也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