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在順利完成工作交接之後,常浩南便直接帶著測試數據飛回了盛京。
接下來,就是對渦扇10壓氣機結構的設計和優化工作了。
他所開發出的葉片分離流主動控製技術,在9a-02號原型機的最後三級高壓壓氣機上表現甚至比預期水平還要高大約8-10%。
單從研究角度來看,當然是一件好事。
在對渦扇9a進行改進時,按照一般工程經驗,常浩南在數值計算的基礎上留出了大約15%的餘量。
但事實證明,留的太多了。
經過升級之後,新版本的torchmultiphysics對於一般葉輪機械的模擬精度更上了一層樓。
不過,具體到渦扇10項目的話,這意味著之前的一些計算都需要進行修正——
由於殲10和殲11的進氣道都標定在了一個升壓能力較高的水平上,因此渦扇10的總升壓比不能太高。
常浩南之前定下來的設計點是25-25.5。
這個數值可以在兩個型號的飛機之間,以及低速和高速性能之間取得一個相對不錯的平衡。
但如果高出10%,那麼壓氣機的實際升壓比將達到28的水平,將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兩種飛機的超音速能力。
所以,需要把壓氣機葉片設計,尤其是主動分離控製設計調整的更保守一些。
哪怕全世界的航發研製史上,這也幾乎屬於獨一份的困擾了。
畢竟,絕大多數情況下,研究人員麵對的問題,都是升壓比不夠高……
好在這項工作雖然麻煩,但是不算困難,在如今人手和算力資源都相對充足的情況下,應該花不了太長時間。
還是那輛捷達王,把常浩南從桃仙機場接到了606所。
車子穩穩停在主樓前麵的廣場上。
同樣停在這裡的,還有一輛“沈飛牌”客車。
約莫十幾個穿著西裝的人正在旁邊排隊,顯然是在等候上車。
這倒是不太多見的場麵。
研究所裡麵,除非正式場合,或者有領導下來視察,否則很少有人會穿成這麼正式。
畢竟西裝皮鞋這種打扮,實在是不舒服。
就在常浩南好奇的功夫,他發現人群裡麵竟然有不少熟人。
都是之前搞渦噴14時候認識的。
而且,都沒有加入渦扇10項目,而是繼續搞了航改燃。
大概是航改燃機那邊有什麼重要活動了。
都是從一開始就跟著常浩南做過項目的,自然也很快有人認出了常浩南。
“常總!”
“常總好!”
第(1/3)頁
第(2/3)頁
一時間,打招呼和問好的聲音此起彼伏。
既然已經被認了出來,常浩南也就直接開口問道。
“你們這是有什麼重要節點了?都穿得這麼正式?”
“還有,怎麼沒看見嚴總呢?”
這幾個問題卻引來一陣麵麵相覷。
“常總您不知道?”
短暫的沉默過後,其中一個相對年輕的工程師開口回答道:
“咱們華夏航空工業這次作為三家主要展團之一,受邀參加下個星期的新加坡亞洲航展,所以上麵搞了個規模不小的代表團過去,我們都算是隨行技術人員。”
“至於嚴總……他肯定不能隨便出國的,而且發電用航改燃機的進度還有點緊張,需要他留下負責。”
說完整了整肩上足有半個人高的大背包。
從形態上看,應該是空的。
這倒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