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換人
第819章,換人
有人從後麵追上來。
張庸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賈騰英的手下。
停下腳步。
“張組長,我們站長請你回去站裡一趟。”
“好。”
張庸看看時間。
好像可以蹭賈騰英一頓晚飯。
話說,上海站的夥食向來都是不錯的。夥食費足夠。
帶隊回到站裡。
意外的發現,小磯純二郎居然也在。
之前,張庸是給他做了標記的。他一旦出現,張庸立刻就能發現。
奇怪,這個家夥怎麼來到了上海?
之前,不是在金陵的嗎?好像自己也沒有交給雞鵝巷總部啊!
算了,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磯純二郎到了上海。正好派上用場。或許能用它做點什麼文章。
進入站裡。
賈騰英帶著手下出來迎接。
張庸看看四周。沒有發現陳恭澍。估計是出去執行任務了。
也沒有看到太多的人手。感覺又是被抽空的一天。和之前的淞滬辦事處一樣,人手經常都會被調走。剩下一個空殼。
正好是飯點。先去吃飯。確實,飯菜不錯。但是吃飯的人並不多。
張庸明知故問,“你們人呢?”
“有一部分去了嶺南支援。”賈騰英回答,“陳恭澍也去了。”
“是廣州嗎?”
“不是。是韶關。南雄那邊。”
“處座也在?”
“這個我不知道。處座的行蹤,隻有他自己知道。”
“明白了。”
張庸於是不再問。
眼下,馬上就是陽曆6月。嶺南局勢一觸即發。
處座親自坐鎮嶺南,也是為了能夠第一時間掌握這邊的情況。同時,也是暗中收買陳濟棠的手下。
在綜合判斷一些情況以後,張庸想起來了。被收買的是餘漢謀。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手下核心大將被收買。沒法打。隻有跑。
不久以後,南天王就會宣布下野。然後跑去港島。粵軍宣布效忠老蔣。老蔣又下一城。
桂係發現情況不妙,隻好和老蔣何解。表麵上接受老蔣領導。
兩三個月以後,老蔣的聲望會達到巔峰。再也沒有人敢公開對抗。他誌得意滿,躊躇滿誌。
然後……
大意了。沒有閃。
被張小六從被窩裡揪出來。陰溝裡翻船。
唉……
這人啊,真是不能太驕傲自滿。
一自滿就出事……
“少龍,來,我和你說點事。”
“好。”
張庸來到賈騰英的辦公室。
這位主打老實人人設的賈站長,辦公室中規中矩的。
不簡陋。但是也不奢侈。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肯定沒有。擺的最多就是發財樹。招財貓。
“坐。”
“是。”
張庸坐下來。
賈騰英坐在他的對麵。
“小磯純二郎來了。”
“誰送來的?”
“總部。”
“準備用他來做什麼?”
“換曹孟奇。”
“曹孟奇被捕了?”
張庸努力讓自己冷靜。
其實,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結果。
曹孟奇不是臥底的料。就他那性格,隨時都會被抓的。
坦白說,他沒有在戰鬥中被打死。張庸也感覺非常意外。老曹不像是被活捉的人啊!
“伱可能對處座有點誤會。”
“誤會?”
“你先看這個。”
賈騰英拿出一個信封。
張庸疑惑的接過來。打開。裡麵的一封血書。
雖然字跡非常潦草。幾乎看不出是什麼內容。但是,後麵的署名,卻是十分清楚。
曹孟奇。
署名是曹孟奇。血書是曹孟奇寫的。
呼吸逐漸沉重。
血書是真的。沒有偽造。
這種事,也沒有偽造的必要。因為很容易識穿。
血書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曹孟奇自己申請到最危險的地方去。他自己提到了東三省。
“他……”
“少龍,我說句冒犯的話,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這樣貪生怕死的。”
“我錯了。”
張庸點點頭。坦然承認。
的確,在黑暗中遊走的時間太久,心理也變的陰暗了。
其實,他一直都很清楚,曹孟奇非常渴望麵對麵的和日寇戰鬥。單純的抓捕日諜,老曹已經不滿足了。
申請去東三省,那邊遍地都是日寇。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那邊的確是最危險的地方。
問題是,去了就是自殺啊!
老曹這樣一頭栽進去,根本就不可能堅持多久的。
日寇整個關東軍杵在那裡。幾十萬人啊!
現在是日寇關東軍實力最強大的時候。沒有之一。是名副其實的精銳。
此時此刻,諾門罕事件還沒爆發,關東軍上下,都是極度狂妄的。他們的假想敵,根本不是孱弱的華夏。而是紅色蘇聯。他們想要打敗紅色蘇聯。並為此做準備。
日寇陸軍的十七常備師團,至少有十個是駐紮在東三省。包括戰鬥力最強的第五、第六、第九師團等等。還有唯一的戰車師團。還有大量的騎兵。日寇的騎兵數量是非常多的。
老曹一個人跑過去……
除了勇氣隻有勇氣了。
“這封血書,是最先交給李伯齊的。”
“然後呢?”
“李伯齊批準了。然後轉給處座。處座也批準了。”
“他自己去的嗎?”
“當然不是。還有其他三十人。都是他們自己要求的。所有人都寫好遺書才出發的。處座給他們配備了最精良的武器裝備。還親自壯行。”
“現在的情況如何?”
“還有五個活著。其他的都犧牲了。”
“英雄。”
張庸緩緩的說道。
雖然,理智上,他不讚成這樣的行為。
可是,如果華夏沒有這樣的熱血青年,恐怕早已亡國。他自己做不到。不等於彆人做不到。
到明年,還會有無數的英雄烈士,迎著鬼子的炮火奮勇衝鋒。他們會犧牲。但是浩氣長存。
“現在日本人怎麼說?”
“用小磯純二郎來換。”
“我們這邊,誰來負責?”
“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哪裡交換?”
“上海。”
“找誰?”
“今井武夫。”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