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第245章可不能讓它實現
第245章可不能讓它實現
幾乎是在當天下午,相關的消息就已經在國內傳開。
一開始倒還隻是一些科學領域的媒體對這件事情進行報道,但隨著看見這些消息的人越來越多,無疑,熱度就來了。
大概是得益於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即使不懂核聚變是什麼的,也都能夠大致清楚,這項技術如果得到了突破,能夠給人類文明帶來多麼巨大的幫助。
光是無限的能源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人都為之振奮。
於是乎,各大媒體都開始爭相對這件事情進行報道,就更不用說那些自媒體了,麵對這樣一場流量狂歡,科技圈的博主、up主都直言來活了,隨後就仿佛要把所有平台給占滿,包括熱搜榜的前列,也幾乎都是這件事情。
這樣的熱度,幾乎都要追上當初黑猴剛上線的時候了,也就是這件事情終究是科學方麵,在大眾性上還是不如遊戲,不然的話,這個熱度和黑猴齊平都完全沒問題。
【easts驗證裝置uoini,成功實現可控核聚變1兆安放電、1.5億度、370秒長時間運行三大科學目標,人類在可控核聚變的實現上,再次邁出重要一步!】
【可控核聚變距離實現已經不遠了?可控核聚變對於人類的意義有多重要?】
【uo結構最有可能實現核聚變的結構?!帶你走進蕭神的核聚變!】
【人類首次在可控核聚變實驗中達到勞森判據!並且實現磁流體發電!】
【……】
各種引人注目的標題,都讓關注這件事情的網友們不由得點了進去。
而打開微博,進入熱搜榜,第一條熱搜就是:【華國可控核聚變再做重要突破!】,點進去之後,就是華科院發的一篇文章。
【8月30日下午15點34分07秒,由華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和科學島實驗室聯合研發建造的uoini裝置,正式實現了1兆安放電、1.5億度、370秒長時間運行的卓越成果,並且在實驗的過程中,還成功達到了勞森判據,並成功實現磁流體發電,發電功率在30,發電時間50秒,消耗大約4.42毫克的燃料,共發電約為416度!
而對比火電,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華國火電廠每度供電煤消耗為320g,而發電416度,則相當於燃燒133.12千克的供電煤!
其中的差距,甚至達到千萬倍!
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自人類開始研究可控核聚變以來,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最接近的一次實驗,同時也是最能夠證明可控核聚變發電潛力的一次實驗。
並且,我們也可以驕傲的宣稱,這是由我們華國研究人員們所完成的一次重大成果。
無限的能源,絕對清潔的能源,能夠讓文明邁向未來的能源,這就是可控核聚變發電對於人類的意義。
讓我們期待我們的科學家,能夠一步一步地完成這個壯舉,也讓我們期待,在有生之年,能夠真正見到核聚變時代的到來吧。
大家也不妨在評論區談一談,你認為當可控核聚變發電真的實現時,生活會發生哪些變化吧~】
這篇文章的點讚數和評論數都已經過萬,評論區的各路網友們也都紛紛發表著各自的想法。
【聽說核聚變實現就能夠用上免費的電了,真的假的?】
【說不定呢?核聚變發電的成本估計連火電的千分之一都不到,甚至是萬分之一,說不定現在國家倡導大家節約用電,到時候就是倡導大家拚命用電了。】
【聽得我都心動了。】
【真是各種利好消息啊,現在核聚變概念股都漲了一堆,我湊,煤炭期貨下跌了,牛逼,整的跟核聚變真的實現了一樣,誒?為什麼鋰也漲價了??】
【因為核聚變的燃料氚需要用鋰來生成,所以就漲價了,你不看看超導概念股又漲價了?核聚變那也得用到大量的超導體。】
【到時候乾旱地帶應該就不用擔心乾旱了吧?核聚變應該能直接把海水引到乾旱地區了吧?】
【這麼說,難道羅布泊都能給整恢複了?】
【你也是敢想……呃,似乎還真的可以想想】
【雖然有點難,但必須得說,很有機會,可控核聚變需要氘氚燃料,其中氘就主要來自於海水,一般是采用電解水的方式進行,這個過程中就能夠幫助海水淡化,當然也彆忘記了核聚變發電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燒開水的方式,燒開水的過程中就能夠將海水直接淡化,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淡水必然是相當多的,到那個時候,以後就再也不是什麼一江春水向東流了,向東流向西流都完全成為了可能,到時候也不用什麼一江青水送上京了,說不定到時候水還得從上京往大西北送呢。】
【好好好,占地麵積70的海水,也將成為人類無窮儘的寶庫了。】
【我前幾年還在微博上發了一個評論,說蕭神10年之內就能夠實現核聚變,現在看來都還用不上10年了,不管了,蕭神牛逼!】
【蕭神牛逼!】
【……】
一眾的網友們,此時都處於十分興奮的狀態,就差沒有彈冠相慶了,但是,夾雜在這些網友評論的中間,也有相當多的網友潑起了冷水。
【我超,一個午覺醒來,看到全是在聊核聚變的事情,我都還以為核聚變真的實現了,結果就這啊?
不是,難道你們就不能好好了解一下,想要實現核聚變有多麼大的難度吧,這次雖然能夠持續運行370秒,我隻能說,這個uo結構確實有點東西,但是這也改變不了最本質的問題。
核聚變從來不是裝置結構的問題,而是一個材料問題,材料跟上了,不管是托卡馬克還是仿星器,都是可以發電,無非就是發多發少的問題,這次雖然能持續370秒,但我估計內部那些材料都損壞成啥樣了,不然的話我搜了半天,也沒有搜到一些詳細點的消息,隻能說懂得都懂。
所以奉勸各位,還是該乾嘛乾嘛去吧,彆在這裡幻想未來了,核聚變不是什麼容易的東西,到現在這種程度,我估計就是將原來永遠不可能達到的50年,變成了一個稍微有點可能的50年罷了。】
【真的是一群人都在這裡整高潮了,醒醒吧,核聚變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搞定的,現在想要實現核聚變,還差了老遠,樓上那哥們就說的很對,材料問題才是最關鍵的問題,材料問題不解決,就永遠都彆想著能夠實現核聚變啊,至於那種能夠實現核聚變的材料……大概也就隻能在科幻小說中見到了。】
對於這些潑冷水的回複,自然就有網友看不下去,當即就回懟了過去。
【說得好像你們是等離子體所或者是科學島實驗室的人一樣,你們知道蕭神他們研究到什麼程度了?】
【你行你上,不行彆bb】
【風涼話誰不會說啊,就你們懂?】
潑冷水的網友們就跟著回懟了起來。
【笑死,這種事情還需要是等離子體所或者科學島實驗室的人才能知道?要不要這麼幽默?你什麼學曆啊?】
【不是哥們,這種事情都要你行你上了?你還有沒有其他話可以說了?】
【這也能叫風涼話?這年頭,理性分析都成風涼話了,網友還是有點幽默的,這下我算是相信了,網絡平台本科率不到10。】
【……】
於是乎,又是一場網絡罵戰掀起了。
不過,網絡上的情況終究隻是網絡上的情況,對於科學界來說,他們才是真正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有多大。
物理研究所中,這裡的研究員們幾乎都停止了手中的研究工作,轉而開始和同僚們都聊起了這件事情,雖然他們可能不是研究核聚變,或者也不是研究核物理的,但是這件事也仍然算得上是物理學界一場非常值得關注的大事。
“1.5億度?他們這還能夠堅持370秒,真的假的?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問題,大概算是物理研究所中今天被提起次數最多的問題了。
而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基本上也就隻有兩個。
第一個回答就是:估計就是拚著裝置報廢的可能整的吧,畢竟隻有這樣,才最能夠證明那個uo裝置確實很厲害,不過從這個結果來看的,這個uo裝置確實挺厲害的。
第二個回答就是:說不定那位蕭總師真的研究出了什麼黑科技材料,真的能夠擋住氘氚聚變產生的中子呢?哈哈哈!
當然,這兩個回答,第1個回答都是稍顯認真,而第2個回答就基本都是開玩笑了。
沒有誰相信這樣的黑科技真的能夠搞出來,至少現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