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忙碌的一個月,張天麗和段軍把苗圃裡的菜苗都移植到了田壟中,本來有定植一個環節現在也被省略了,實在是苗圃裡的種苗都是一個樣,健碩、挺拔、生命力旺盛。張天麗拿出一個大棚一半種植黃瓜,一半種植黃瓜。還問張三是不是該再用藥水澆灌一次,張三沒敢答應,隻是要二姐多觀察,有什麼異常了再說。如果移植後蔬菜成長不好再澆灌藥水不遲。
這期間方瑜言每周必來一次醫館,因此和馬叔也混成了熟人。年輕人的心思馬叔還是看得出來,對此馬叔不問、不鼓勵、也不乾涉。誰還沒有過青春歲月,把握住分寸就好,其他順其自然就是。張三對方瑜言是無奈至極,罵不得說不得,乾脆隨她瞎鬨就是,隻要不影響自己就行,方瑜言也是乖巧,每次來都不久待,能搭手幫忙的也不扭捏,清閒了就和馬叔張三閒聊幾句,好像鄰居串門一樣,不見外也不招人討厭。
張三忙裡抽空還會去網上論壇轉轉,一個是增加自己眼界,另一個是看那個大神是否更新了新的健身操。現在兩套健身操已經是養老院的必修課了,張三雖然沒有做到每日都練,但是張母和養老院的老人卻是每天都有在做。老年人是現實的,如果沒有效果怎麼可能繼續堅持。有這時間跳跳廣場舞不是更有意思。張三從張母口中也聽到氣足,精神頭漸旺的描述。真假不說,至少沒有讓老人厭煩。
遺憾的是再沒有見到更新,這讓張三有些失望。黃丹最近也沒有找過他,好像比他還要忙。論壇裡最近談論感冒症狀的人比較多,張三並不奇怪,十一月進入換季,氣候變化引起身體不適這很正常,仔細看去症狀也是各有不同。一般感冒屬於太陽輕症,很多自學者都在分享自己給家人治療的經驗。
張三看得津津有味,有些治療思路讓張三也有眼前一亮之感。高手果然在民間啊,張三不禁感慨。正感歎時,有對話框跳出,“在嗎?”“在!”張三覺得這是地下黨接頭的暗號,和他對接的人是章仲景,“最近很少見你來這裡啊。”“我也很少見到你。”在聊天方麵張三永遠處於被動狀態。黃丹說一句,他基本不會多回一句。“我最近忙表現呢,累成狗。”“?”張三心裡暗笑,“和我比累?你行嗎?”
黃丹對張三的這種簡約式對話已經免疫,主動向張三講述自己近況,“最近的表現被主任關注,今天終於守得明月見雲開,被老師收入門牆了。”可能是興奮的原因,黃丹的打字速度比平時慢了很多。張三能感受到對麵的激動,他有些羨慕對方,更為對方高興。“恭喜。”
“你不問問我為什麼嗎?”黃丹明顯不滿意張三的態度。“為什麼?”張三堅持自己的節奏,他實在太討厭打字了,二指禪修煉不到家啊。黃丹看他配合就把最近的事情開始向張三講述。
最近黃丹接了一個病人,感冒症狀,伴有發熱、畏寒、頭痛症狀,黃丹沒有在意,天氣變化這種外感病患本就比平時多。正常開了一些藥後就讓病人回去了。晚上回家後黃丹就發現自己也有了一些不舒服症狀,先是腹瀉,全身乏力,之後就是咳嗽,伴隨呼吸困難和身體酸痛。第二天去單位自己開了兩副藥,吃了後病情並沒有好轉,隻能向主任求救。主任檢查後也沒有重視,幾服藥下去依然沒有什麼效果。而且黃丹咳嗽越發的厲害,這就明顯是肺部有了問題,正好主任老師劉一舟劉老在醫大講學,主任就請了劉老來會診。
劉老檢查後首先明確這不是普通傷寒,隨後又細致的檢查一番,最後確認這是一種溫邪之症,有伏氣外感之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正是黃丹此時的症狀。劉老的診斷驚動了院方高層,一個溫就足夠嚇人了,加上伏氣外感,這就是疫毒。當即院方就詢問了黃丹具體情況,然後找到了黃丹接診的患者。
等把這個病人接到醫院時,患者已經有呼吸衰竭跡象。院方極力搶救,幸虧劉老一直就在旁邊,幾經努力病人被搶救了回來,黃丹也脫離了危險。劉老用方主要思路是清熱解毒,扶持正氣。幾服藥下去效果就顯現了出來,劉老見病人病情緩解就交代院方,要重視此事,最好是院方能有一個疫情發生的備案,並且隔離已經發現的病人。
直到一周後黃丹康複出院,而另一個人則是繼續在隔離病區繼續治療。主任看到黃丹受了大罪,又一直比較欣賞這個學生,就向黃丹提了拜師的事。黃丹也是因禍得福,一場重病讓自己得償所願入得老師門牆,從此以後就是劉一舟劉老的傳人了,這可是能入奇跡榜的驚天幸事。黃丹一時激動情緒無法宣泄,就到網站來宣泄一下,正好遇到了張三。
張三也為黃丹感到慶幸,也對劉老的醫理表達了強烈的興趣,但是黃丹也不知道具體,隻知道劉老開了不少宣肺理氣止咳的藥物。這就讓人遺憾了,張三從未接觸過瘟疫,隻在覺慧大師的手冊中有看過解放前詠寧縣發生過瘟疫,覺慧大師姐妹兩人在寺廟裡救治了不少人,還詳細記錄了具體病案。但在那醫案中的描述和黃丹所講的有很多不同,隻能做一參考。如果黃丹這個溫病能有具體醫案和醫理就完美了。正好可以補充自己這方麵的知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