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個號看完,一早上時間已經過去。張三陪楊老出門,周副院長等一眾醫院領導正在診室門口等候。看到楊老眾人都說楊老辛苦,想請楊老去院外就餐。
楊老厭倦這種應酬,找個借口和張三一起遠遁,獨留一眾領導麵麵相覷。張誌明看到主任也在就悄悄把早上接診情況做了一個彙報。尤其強調了米粥做藥和張三免掛號費事情。
不是他要告狀,而是這種事情如果不提前說清,回頭被主任知道就是他的責任。現在是報備,也算是撇清了自己的責任。
主任聽後拍著張誌明的肩膀,“知道咱們和人家最大的區彆是什麼嗎?”張誌明安靜等待主任的後話,“他們有權利任性,咱們沒有啊。”
醫院專車把二人送回小院就被楊老打發走了,保姆已經準備好了午飯,很簡單的三菜一湯,以清淡為主,主食是白粥。
張三也沒有客氣,大口吃飯,楊老深通養生之道,講究食不言寢不語。看張三吃飽自己也放下了碗筷。他知道張三此時最想做什麼,沒有遲疑就帶領張三進了書房。
書房內張三拿起那本早已看好的《針灸神書》裝進包中,隨後對楊老憨憨一笑。這讓楊老總覺得這小子的笑容有種扮豬吃虎的意思在裡麵。
張三本以為楊老一定會對他說點什麼,至少會把今天接診抄方做一個總結。誰知道楊老隻字不提,隻提醒他,“很多書籍都是孤本,拿回一本再取一本,一定要愛惜閱讀。”隨後就放他離開了。
醫館沒有停止營業,馬叔看到張三出現一點也不意外,追著問他一早上的感受。張三知道馬叔在惦記,也不隱瞞痛痛快快的就告訴了馬叔。
馬叔怪他,“抄方就抄方,以後不要再多話,對楊老要尊重。”接著又提醒他,“你沒有進過單位,尤其醫院這種單位,在這裡講究論資排輩,對禮數看得最重。”
他知道張三隻是涉世未深,對人情世故有些遲鈍,提醒了就會注意。隨後告訴他,“還要團結醫院同事,見人都要喊老師。”張三覺得馬叔此時像極了自己的母親,急忙點頭答應。
張三既然來了醫館,馬叔就不想再動彈了,所有工作都交給張三,自己待了一會覺得沒意思,就去外麵看彆人下棋,隻一會張三就聽到了馬叔左嗬右斥的聲音。
借來的《針灸神經》他不急著看,薄薄的一本書,一晚上有足夠時間記憶。對楊老他很感激,但是始終覺得兩個人是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
可能是天性裡就對大人物有距離感,反而對覺慧師傅,他覺得更親近更熟悉。
回到家中居然接到了黃丹電話,一問才知道,疫情期間他的主任被抽調到了隔離醫院,他也被老師抓了壯丁,在那裡禁止一切對外聯係,所以一直沒有和張三聯係。
現在疫情被消滅的七七八八,他也就解放了。一場疫情讓他有了很多感觸,畢竟是親身經曆了恐懼和死亡。
放下電話張三還在想著黃丹的一句話,“和那些真正在第一線抗疫的人相比,我沒有資格說怕。”
這場疫情有很多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犧牲。張三很尊敬這些人,他認為這些醫療工作者應該被所有人仰望。
但是讓他去做這樣的犧牲者,張三想想都覺得難以接受。所以他很欽佩黃丹。
第二天一早,張三帶著已經被他全部記憶在腦中的《針灸神經》來找楊老。他想現在就換取書籍。
昨天走時馬叔讓他有時間就去醫師資格考試培訓班把教材領取了,至於上不上課由張三自己決定,反正就是走一個過程,錢交了,到時候能考試就行。
張三想著醫院忙完就直接去培訓班。這時候把書拿了下午就不用再專門跑一趟了。
楊老看張三隻一夜就來還書,心裡很不高興,“我說,年輕人要踏實才行,尤其我們做醫生的,耐心是必須要具備的。”
張三看著楊老,“楊老,我已經看完了。”“我當然知道你看完了,看完了要記,還要有收獲。”
“我都記下了,收獲是有,但是您得給我時間。”張三有些無奈,不想被人知道自己的異常,現在隻怕行不通了。
“嘿嘿。”楊老笑了,伸手取過書籍,“我們測試一下,你能通過,每次你拿走兩本。”說完也不等張三同意就直接翻開了書本。
等張三背誦出了前麵幾頁,楊老就已經相信張三沒有欺騙他。“看來這局是自己輸了啊。不是說這小子被車撞了後傻了很長時間嗎?怎麼這還撞出了個天才?”楊老心裡暗暗不忿。
醫院診室內,張三越發覺得楊老對待病人更顯得平易近人,一臉慈祥、不溫不火,一副極有耐心的樣子。對待他則是不鹹不淡,清冷平淡。
還沒接診幾個人,張三就看到昨天的李向前穿著工作服在診室門口探頭探腦,正在被護士催著排隊。
張三趕緊過去把人領了進來,找了一個角落安排李向前坐下。楊老對此不聞不問,依舊不緊不慢的問著患者病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