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依照吩咐照做,在架子上找到了何宏泰說的銅人像。
銅像很輕,顏色發黑,觸手冰涼潤滑,有明顯包漿感。
整體不到兩斤的樣子,高不到30公分,為男子直立造型。頭有發紋,額前有皺紋,全身布滿細眼,底部還有附座。
張三正要把銅像交給何宏泰突然發現不對,布滿銅像全身的細眼怎麼看著這麼眼熟。
仔細看去才發現這些細眼竟然是人體腧穴,而且定位極其準確。
“這是法國針灸之父喬治蘇裡耶德莫昂萊的舊藏,當年我可是費了不少功夫才從他手上高價收來。”
何宏泰侃侃而談為張三介紹,“喬治蘇裡耶把中國針灸引入了法國,至今在法國被稱為“中國醫聖”。
在其法文《針灸法》一書中,這件銅人像被作為針灸理論的實物教具,以照片的形式收錄和展示。
該書至今仍被視為對針灸研究的經典之作,1974年這件針灸穴位銅人像出現在第七屆巴黎古董雙年展上。
喬治蘇裡耶8歲時有機緣學習了華語,正是因為熟練的中文,1902年初被派來中國,先後在上海、昆明等地作為外交官。
在這期間,他對中醫針灸療法產生了極大興趣,開始學習針灸,並且開始收集相關醫書和實物。
1927年,喬治蘇裡耶回國後開始在法國展示和傳授針灸療法,成為臨床中醫西傳的源頭。
可以確認此針灸穴位銅人像就是其搜集的重要資料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針灸療法在法國乃至西方傳播的實物見證。
我也是機緣巧合得到了這個消息才去找了喬治蘇裡耶的後人,花費重金才把寶貝請了回來。
後來請專家做了鑒定,與之造型相同者,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英國自然科學博物館集團維爾康醫史博物館各收藏一件。
盛放二者的匣盒內均附有鑄造銅人的奏疏,清楚地記錄了銅人的鑄造地方、緣由、時間等。
因此可知,此兩件針灸穴位銅人像均為“禦製針灸像”由武英殿監造,雍正7年所鑄製。
而這件銅人像就是武英殿同批製作的其中一件。”
張三沒想到手中的銅像還有這般不凡來曆,頓時覺得有些燙手。想要放回終究有些不舍,這個針灸銅像太適合作為獻給楊老的禮物了。
“喜歡嗎?”何宏泰笑得開心,這是他苦思之後才想到的,就不信中醫看了會不動心。
“喜歡。”張三沒有否認,“可受之有愧。”
“這東西放在我這裡隻有古董的價值,隻有你才能賦予它新的生命。”何宏泰也為這件寶貝找到真正歸宿而高興。
已經推辭過了,張三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拿在手中,他已經看到楊老臉上皺紋如花朵般盛開。
他認為這是他這次來港最大的收獲。
“再看看吧,有喜歡的就再拿幾件。”何宏泰很歡迎張三能多拿些東西,救命之恩怎麼厚報都不為過,人沒了這些東西又能留下幾件。
更何況用這些東西能和一位國手聖醫搭上關係,隻能是他占了便宜。他可是清楚記得羅達用叮囑他的話,“張醫師的老師曾經為三屆ldr服務過。”
這可是妥妥的禦醫,還是那種保證過三代dw身體健康的禦醫。
何宏泰自從知道了張三的真實身份,馬上在心裡把對方放到了一個層位極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