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於封神的過程本身也是人為操作的,難免會有一些主觀因素介入其中。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權力欲望或者其他目的而利用這個機會,將自己封為神,並掌握更多的權力。
這樣一來,原本應該公正無私的法則,就有可能被扭曲變形,失去其原本的意義。
此外,封神之後,這些神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複雜起來。他們不再隻是簡單地執行法則,而是擁有了自己的意誌和目標。
他們之間可能會產生矛盾和衝突,甚至引發戰爭。
這樣的局麵對於世界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因此,封神雖然解決了法則缺失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潛在的風險和危機。如何平衡神與人的關係,以及確保封神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都是一個難題。
隻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才能讓世界重新回到正軌,實現真正的和平與繁榮。
不過這一切對於李想這樣的創世者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小世界原本就是他們的一言堂。他們在小世界內就是天道一般的存在,並且不受任何約束。
被封的神靈一旦不合格的話,換一個就是了。
不過封神之前,李想必須要整理出一個神靈的體係來。
這個神係的主神那自然是李想了。
然主神之下李想分為了掌管生命的生命之神,掌管死亡的死神。
當然,除了生命之神和死亡之神外,還有一個轉換生死的輪回之神。
這將是李想組建的神係之中最重要的三個神職
但是生死輪回之外,世界還有一個存在的基礎。這基礎或是位麵,或是星辰。
所以在生、死、輪回之外還應該有一個神靈掌管星辰位麵。
至於接下來的神靈就隻是在這四個神職之下細分了。
比如生命之神掌管小世界內一切有生命之物,所以他可以分出與動物、植物相關的兩個類彆的神職。像豐收、繁衍、送子、森林……這樣的神職可以分出一大堆。
不過與死亡和輪回相關的神職就要少上很多。隻有什麼勾魂、攝魄、腐朽、轉生之類的了。
至於那星辰與位麵之神相關的神職是最多的。畢竟每一顆星星就可以冊封一個神靈,除此之外,像大地、海洋、火焰……都是與之相關的神職。
這需要的神職太多,也不是李想一個人能夠考慮清楚的。
而且他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這麼做。
他隻要起草一個大綱就行,其他的自然是由小世界內的那些手下去擬定完善了。
不過李想想到自己畢竟處於大世界中,戰鬥不可避免。所以他在起草完大綱之後,在最後時刻又將戰神這個神職提到了與生、死、輪回、星辰與位麵相同的位置。
喜歡高能世界的悠閒生活請大家收藏:高能世界的悠閒生活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