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一夜的小鎮風平浪靜。
可是世人也並非都是那愚者,自也有聰明之人。
聽聞那天道宗的老道士和九州的皇去了一趟小鎮,一個沒有回來,燈滅了,一個回來了,人廢了。
是誰乾的,大家心知肚明。
發生了什麼,也了然於胸,至於細節,無非就是讓人揍了罷了。
兩尊聖人。
一死一殘,死的那位還是凡州公認的第一人,那小鎮裡的聖人有多強,世人自是用腳指頭都能想明白。
不過。
關於此事,世人選擇心照不宣的沉默,無人宣揚。
生怕禍從口出,招惹了那尊聖人,觸了那仙的逆鱗,最後也弄一個身死道消,修為儘失的下場。
但是自那以後。
卻也在沒人敢打那座小鎮的主意。
而小鎮則成了整座天下躲避仇家追殺最好的去處。
後來啊。
天道宗的三位聖人去了一趟小鎮,在小鎮外候了百日,風吹日曬愣是一聲不吭。
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把桃木劍。
人心惶惶的天道宗方才消停了下來,自不用想,應是心誠求得那尊劍仙的原諒。
不再清算。
日子就這般過了兩年。
大壯滿了十八歲,真的成了年,當是一少年,境界七境巔峰,若是下山,其天賦便是人間小輩中的第一人。
自是不枉江仙十二年來的悉心教導。
而長大的大壯,時常會看著外麵那座天下,眼中充滿無儘的向往。
少年常說,他想出去走走。
看看外麵那座天下。
也想去仗劍天涯,去踏千山,躍萬水,去看風花雪月,也嘗嘗人間百味。
提了兩年。
說了兩年。
江仙既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始終隻是笑笑,沉默不語,大壯沒有走,卻無時無刻不想走。
江仙很清楚。
少年的心思已經不在這座小鎮了,而在那山河萬裡中。
雛鷹終要展翅,翱翔藍天,更何況大壯還是一條龍。
能攪動天下風雲的龍,江仙清楚,也是時候放手了。
那一年。
適夜。
明月特彆的圓,照得天地皎潔。
小鎮山巔,剛滿十八歲的大壯與江仙如往常一般席地而坐,觀漫天星宿。
望著朦朧月色中的遠山,大壯的眼中泛著光,卻也蘊著愁。
沐著清風歎了一聲,餘光看了江仙一眼,旁敲側擊的叨叨了一句。
“什麼時候,才能出去看看啊,那外麵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吧。”
少年的小聰明又豈能瞞過那江仙,自是輕聲一笑,搖了搖頭嗎,溫聲說道:
“真想出去?”
大壯斬釘截鐵。
“當然。”
江仙輕輕擰眉,轉移話題道:“問你一個問題?”
大壯怔了怔,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