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朝歌的姬發,正按照與帝辛的不約之約,妥善管理朝歌城子民,並命人好生收殮帝辛和妲己自焚而亡後的遺體。
但此時從天幕見到自己的大周,將會因為分封製,在未來隻存續兩百七十多年就滅亡,神情頓時凝重起來。
姬發自語道:
“我們之所以能夠滅商,極大原因就是借助了眾多諸侯國的幫助。
如若分封製行不通,這些諸侯又怎麼會臣服我大周?俸我大周為共主?商朝的那些軍隊和遺老貴族又如何能夠妥善安撫?”
薑子牙在旁說道:
“此時所有諸侯都已經通過上蒼知道了分封製無法長久,諸侯們應當也能理解武王你用其它辦法封賞他們。
至於用何種辦法,不妨多等等上蒼的明示,看看後世王朝是如何妥善製定國策,延續國家長治久安的。”
姬發也隻好多等等了……
……
大禹和眾部落首領們,對夏商周三朝加在一起超過一千多年,結果卻都是如此表現,個個都持以失望態度。
“唉~後世這幾個王朝還不如我們這個底蘊尚淺的時代,奴隸製和分封製都是他們的權宜之計,不加改變注定會是這般下場。”
皋陶搖了搖頭道:
“千餘年的歲月,動蕩時日遠多過安寧,不知有多少子民和氏族消失在其中。
若是這千餘年能穩定下來發展,人口、技藝、疆域,不知能增進多少。”
……
【而在周幽王這段曆史中,還出現了一段烽火戲諸侯的記載。
其言周幽王愛妃褒姒不愛笑,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竟胡亂使用天子號令,點燃烽火集結各諸侯拱衛。
可是當諸侯們到來後卻並不見敵人來犯,居然隻是周幽王戲弄他們來博取褒姒一笑。
見此法有效的周幽王,又多次故技重施來博褒姒的笑容。
如此反複後,各諸侯們再也不聽從天子號令了。
於是等到外敵真的入侵時,周幽王的烽火再也召不來諸侯援兵,因而導致周幽王被殺,國朝滅亡。
可是這段傳聞僅僅隻能當做傳聞。
因為不合理之處實在太多。
此舉分明毀壞國家根基,何故能引得褒姒發笑?身為天子的周幽王又如何會不明白其中危害?竟還屢次三番施用。
並且烽火傳遞信息的速度和距離局限太大,與記載出入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