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時空的曹操戲謔道:
“這大耳賊還有臉罵孤是曹賊,說孤奸詐陰險,心狠手辣,結果他的手段比之我又能光彩到哪裡去?
好歹孤還頂著個曹賊的名頭,他卻厚顏無恥自詡忠義仁厚。
孤看今日以後天下人如何笑話你大耳賊。”
……
已經占領成都的劉備無奈撓了撓後腦勺。
“大哥,這……”張飛想說些什麼,但讓擺手劉備止住了。
“不必多說什麼,不光彩便是不光彩,隻要漢室能夠中興,天下人著我取益州這一點罵我又何妨?”
諸葛亮也說道:
“主公說的沒錯,大漢到了當時的地步已經危在旦夕了,靠劉璋複興漢室實在無從說起,也隻有攻取了益州,大漢才能有今天這麼一塊中興之基。
隻要主公能讓天下重歸一統,對天下子民施以仁政厚愛,如此即便有奪取益州這麼一段往事,天下人也不會非議,隻會頌讚主公救大漢於將亡的決心和魄力。”
張飛大笑道:
“丞相說的好啊,我也是這麼想的。”
……
【劉備奪取益州後的次年,曹操也率大軍奪取了漢中。
張魯逃入大巴山後不久便投降了,馬超在此之前便已投靠了劉備。
而這時的孫權擔心劉備勢力越發壯大,開始索要曾經借給劉備的江陵地區。
但劉備壓根就不會還。
否則也不會有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這個諺語了。
對於劉備的違約,孫權大為惱火開始進攻駐守荊州的關羽,攻下了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
劉備立即率軍趕來支援關羽。
但是劉備考慮到自己剛剛奪取益州尚未穩固,而且曹操此時已經攻取了漢中。
如若與東吳大肆開戰,很難抽調兵力防備曹操南下,隻好以湘水為界,將孫權攻占的長沙和桂陽兩郡讓給東吳,承諾不會派兵收複,以此與東吳議和。
孫權雖然對這個交易很不滿意,這兩個郡根本比不上自己借出去的江陵地區,尤其這兩個郡本就已經被他打了下來,平白無故他還得讓出一個零陵郡。
可是孫權考慮到此時曹操攻取漢中,兵力必然集中在西部,東部與自己交界的江淮地區必然兵力空虛。
孫權不想錯失這個機會。
消滅實力更強的曹操,再打實力不如自己的劉備,這才是奪取天下的戰略。
於是孫權隻好接受了劉備的議和。
隨後率領十萬大軍向曹操的江淮地區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