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中闡述的中國抗戰勝利三個基礎條件為:
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
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
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
第一條件主旨,就是必須要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
隻有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各階層力量,讓廣大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等等乃至全中國人民都加入到一致抗戰中來,才能使中國在敵強我弱態勢下,為抗戰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
必須要喚醒人心,絕不可使人民失去希望,從而滋生出大量投降派,為日本侵略野心助紂為虐。
其二,便是爭取國際形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要讓國際各國家和勢力,都明確侵略者坐大後帶來的影響,以及與各國利益之間的重要關聯,還有未來大勢之下法西斯必敗的趨勢。
要讓國際勢力都以各自的力量,從海上、空中、陸地、軍事援助等等方麵打擊法西斯軸心國。
切斷日本進口戰爭物資和掠奪占領地物資擴大侵略,並從軍事上堅決打擊侵略勢力,從而動搖日本軍國主義野心,促成勝利的第三大條件形成。
在日本軍國主義力量受到沉重打擊,以及發動侵略戰爭期間,引導承受巨大戰爭負擔和剝削的日本國內人民與日本殖民地人民覺醒,掀起推翻軍國主義的革命浪潮。
三大條件概述為一句話,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論持久戰》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這三大條件的建立。
至此,中國人民也終於堅信中國的抗戰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此時,提前看到了《論持久戰》的紅軍,以及近代中國各個時期的人民,都爆發出來山呼海嘯般的興奮高呼。
在黑暗中迷茫掙紮了幾十年,乃至近百年的他們,終於在此刻看到了中國光明的未來。
雖然就算沒有天幕的乾預,曆史的大勢之下,毛主席《論持久戰》的影響之中,中國的勝利都是一定的。
但能夠提前看到這些,堅定了追求勝利的信念,那種極致的興奮,也遠非一句喜極而泣可以描述出來的。
並且中國的抗戰,也將因這些提前到來的影響,更快也更有機會避免付出那麼大的犧牲之後才迎來。
百年屈辱史,或將因天幕規避掉眾多的屈辱曆程,變為浩浩蕩蕩改天換地的奮鬥史……
與此同時,古人們也對這篇意義極其重大的《論持久戰》,為後世人的子孫們共情而喜。
“後世的抗戰艱難到如此地步,真真是萬分慶幸能有這麼一篇喚醒人心的文章出世,也慶幸能有寫出這篇文章的人,引導這些受儘苦難的子孫們堅持下去,保我華夏傳承永存。”
“我華夏改朝換代的曆史那麼多,比之這近代中國抗爭之複雜、之艱難的,卻是少有,若是能更早誕生出這些思想,我華夏今日之興盛怕是難以想象。”
“今朝貫穿曆朝曆代的天幕,不就如你所言那般了嗎?我等便是當今天下傳承此思想的前人,今後的子孫能否過上我們窮思不得知的大好日子,就看我等這些前人之功了。”
……
【《論持久戰》的超長遠見思想影響至今,已經被許許多多身處和平時代的人們借鑒,成了個人人生的精神啟發。
比如人生也可看做成一場注定曆經挫折的持久戰。
不論此前和今天的哪個時代哪個時期,絕大多數人的家世並不足以給孩子的一生鋪太遠的路,創造多麼大的助力。
人,注定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人生的追求。
人生,也可借鑒持久戰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的我們注定要經曆積累和沉澱,才能具備通往成功的能力。
早期步入社會的我們,剛剛踏入自己的目標領域,或者連目標都還沒有形成,隻能在迷茫和輾轉中掙紮,這樣的積累注定是要飽受挫折且難以獲得理想的回報的。
因為前人的積累必定要比我們多得多,具備的能力也更有資格在競爭中獲得相匹配的收入。
這一階段,最重要的還是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喜好、追求、對市場和生活的經驗這些方麵,都能尋找到都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儘可能快地確定自己的方向,便能更早沿著這個方向開始積累,避免在沉浮中經曆太長的迷茫。
然後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我們必定會遭遇接連的打擊和挫折。
往往是在自認學有所成時,抱著莫大的期望與巨大精力將自己的創造的價值投入市場時,得到的回報卻是與期望相差甚遠,甚至談不上回報。
一次可以接受,兩次、三次……在不斷的失敗中,我們絕大多數都會陷入到自我懷疑。
但是《論持久戰》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看清事物發展的必然,要學會堅持,要從容。
因為這些挫折本來就是必然的,就算把成功的位子或職務交給初出茅廬的你做,你也沒有那個能力做好,哪怕有少數例子一躍成功那也是少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