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陳雲收起心中所有的雜念,準備登入天仙境!
他沒有立刻尋找大道軌跡,而是要做一個前期工。
那就是真正的形神相合,而不是現在神中有形,形中有神。
兩者之間看似很像,實則有著很大的差距。
形神徹底相合了以後,他的肉身就是陽神,陽神就是肉身。
兩者不分彼此,擁有無邊法力。
陳雲的“仙府”已成。
想要形神徹底相合,可以說是吃飯喝水一樣。
形神合一,又稱形與神俱。
形神相因,兩者皆妙。
陳雲毫不猶豫將陽神收入祖竅之中,開始調動丹火不斷的淬煉。
祖竅之中,丹火熾盛。
陽神置身其中,宛如煉鐵一般正在被錘煉著。
伴隨著丹火淬煉,使得陽神毫光不斷地閃耀。
起初,陽神毫光為紅色。
然而隨著淬煉繼續,其中出現了點點金星。
這個金不是一般的金,而是代表著金性不朽。
陳雲十分清楚,當自己陽神毫光全部化為金色,那就代表可以真正形神相合,抵達俱妙的境界。
想要抵達這樣的境界,需要將陽神千錘百煉。
從而,百煉百靈。
陳雲心無雜念,不斷駕馭丹火朝著祖竅彙聚。
呼啦。
呼啦。
神火愈發的旺盛。
陽神被淬煉的金星數量也越來越多。
很快,第一遍煉完了。
陳雲觀察了一下陽神。
發現毫光之中的金星大約占據了百分之一。
“再煉九十九次,應當就能抵達金性不朽了。”
他稍微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再次調動了丹火,對陽神再次發起淬煉。
要是尋常人,淬煉一次陽神可能需要歇很久,畢竟哪來那麼多丹炁。
陳雲不一樣,他修煉了《盤古真身訣》,自身恢複能力尤為的變態,根本不怕所謂的消耗。
可以這麼說,除非有人力量遠超於他,然後一下子擊敗,若是打持久戰,彆說這天底下,哪怕是整個天庭以及諸多野神的神庭加起來,也沒有一個人比得過他。
正因為恢複力太變態了,所以陳雲可以不用考慮丹炁消耗的問題。
隻要陽神能夠承受得住,他就可以一直的淬煉。
第二遍淬煉正在繼續。
陳雲整個人通紅明滿,就像是打開了的電燈。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丹炁正在體內不斷遊走,激發出了陽神的毫光。
陳雲可以感應得到,伴隨著自己淬煉陽神,陽神的強度正在提升著。
這才第二次淬煉而已,他的陽神強度已經達到了此前一點二倍那麼強。
若是一百次淬煉完畢,陽神勝之前的十倍!
很快,第二次淬煉結束。
陳雲再次歇息了一會兒,發現陽神中的金星占比已經百分之二了。
“若能煉到慧光生神火,我就可以利用神火將陽神徹底煉入肉身,從此以後,陽神肉身,合二為一,不分彼此,那才是真正形神俱妙!”
陳雲觀看進度很斐然,心中感到尤為的滿意。
等到休息完畢,他又開始了第三遍淬煉陽神。
時間逐漸在煉神中度過。
三遍。
八遍。
二十遍。
沒花太久的時間,陳雲已經煉神了五十遍。
這會兒,他剛剛停下來歇息,順帶檢查狀況。
毫光中金色占比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這點陳雲並沒有感到稀奇。
令他感到訝然的事是,陽神經過這麼多次煉,居然首次出現了慧光。
“如今慧光出現了,隻差生神火,就能將陽神煉入肉身之中了。”
陳雲還以為慧光與神火會同時出現,沒想到提前來了。
不知道是不是生出慧光的原因,他感到自己此刻充滿了智慧。
這種大智慧與此前仙體大成的大智慧截然不同。
後者的大智慧,是隻局限於他自身。
如今這種大智慧則是讓陳雲看到了萬物蒼生,以及大道的變幻。
他整個人變得徹底神清氣爽,看萬事萬物的態度,也在這股大智慧誕生後變得清澈了。
什麼仇恨。
什麼怨念。
在慧光誕生的一刹那,全都已經統統消失了。
陳雲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太上忘情”的聖人。
如今的他,已經抵達了“大愛不愛”的境界。
所有人的私人情感,在這一瞬間都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需要追隨大道的足跡,一直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方能成就無上大羅。
陳雲的思想正在蛻變,蛻變到一個超然之境。
“原來我此前所做的一切,雖然懷有私心,但已經算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乃順應天意之舉,此番等我出關,契丹必能夠滅了後晉!”
陳雲沒有刻意使用“推演”法則之力,卻已經能夠從團團迷霧之中,隱約看到了未來景象。
他看到了朝代起起落落。
他看到了萬物枯萎與重生。
乃至,他看到了世界終究有落幕一日。
雖然很多狀況隱隱約約,使人無法徹底分明,但他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順應天意的。
這一刻,陳雲徹底堅定了決心,不論接下來阻擋在自己麵前的,究竟是多麼超然的神聖,他也義無反顧要滅後晉!
“進行下一次煉神。”
陳雲宛如一個修煉機器。
哪怕明知道自己距離天仙境越來越近,心境依舊沒有波瀾。
一切,都好像水到渠成一般。
功夫到了自然能成,何必心有波瀾呢?
第五十一遍煉神!
第六十三遍煉神!
第七十九遍煉神!
陽神慧光愈發熾盛,從內激蕩到了外麵,隱隱在陳雲的腦後形成了一頂“圓光”。
這會兒“圓光”還猶如風中燭光一般的搖曳,好似隨時都可能熄滅。
陳雲知曉,隻要自己不斷地煉神,讓慧光更加熾盛,那麼這頂“圓光”就會真正的浮現了。
“頂負圓光”在道教中是修行當中一個重要象征,一般隻有地位比較崇高的神明才能擁有。
例如神話傳說中,元始天尊就是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
其實頂負圓光的神明遠不止元始天尊一人。
《太霄琅書》煉度秘文四要:“一曰委炁立,第二順炁生,第三成萬法,第四生光明。”
列子曰:生非我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察其始也,本無我體,因委天地,父母二氣立,故曰委炁立。
元始以一炁分製天地,運化陰陽,為萬物之本。
周子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和而生木火金水土者,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