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確點點頭:“子厚也當有想法了!”
“不如你我效古人故事?”
章惇點點頭:“請!”
於是兩人默契的用手指,沾上茶水,在兩人身前的茶幾上,寫了相同的一個句子。
蔡確和章惇,互相看著彼此寫的字,都笑了起來。
“兩宮同聽軍國事!”
這是驚世駭俗的提議,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但在現在,卻是唯一一個破解當前困境,同時可能得到兩宮認同、皇子認可的辦法。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選擇,都將破壞兩宮和諧!
這種事情,若在平素,根本不具備實際操作的可能性。
就不提兩宮的想法和態度了。
朝野內外的非議,都將讓任何提出這個主意的人,麵臨千夫所指!
但現在,皇子以赤子之心,對宰輔托付社稷之事。
皇子篤效,恭行天子教誨,孜孜以天家和睦,太母、母後親愛為誌。
赤子之心,發乎於肺腑,可謂白玉無瑕!
天下士人和朝野輿論,絕不會也不敢玷汙皇子這一片無暇赤子之心。
所以,儘管蔡確和章惇想到的主意,確實驚世駭俗。
卻也是當前,唯一的解。
兩人對視一眼,蔡確就對章惇道:“子厚,你我二人,分彆去與宰臣言說此事,儘快拿定主意!如何?”
章惇拱手一禮:“右揆所言甚是!”
於是,兩人分頭行動。
章惇去找王珪、李清臣、安燾,蔡確去尋韓縝、張璪談話,順便和兩個翰林學士溝通意見。
一切都很順利。
雖然王珪有心反對,可他提不出任何代替的意見和具備可行性的方法,沒辦法就隻能表示:老夫雖不敢苟同,然而,子厚不妨一試!
王珪也是沒有辦法!
再拖下去,大宗正和嗣濮王,就該從景靈宮來到禦前了。
況且,王珪明白,他一個人獨力難支。
於是,在蔡確、章惇的合力下,很快的,三省兩府的宰臣們,統一了意見:可以一試!
就連兩位翰林學士,也在大體上表達了讚同意見——鄧潤甫和曾布,雖然都對蔡確和章惇的辦法不是十分滿意,但眼下也就隻能這樣行事了。
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在這裡乾等著嗎?
傳出去,彆人怎麼看待他們?又如何議論他們?
要知道,此刻就在福寧殿外的回廊裡,還有六部大臣在候命呢!
吏部尚書曾孝寬,禮部尚書韓忠彥,戶部尚書王存……
這三個人,每一個都不好惹,都在朝野內外,擁有巨大的輿論影響力!
曾孝寬,故宰相曾公亮之子也。
韓忠彥,更了不得!
韓琦韓忠獻之子!
至於王存?社稷名臣,以清廉、任事著稱,朝野內外,都有無數擁躉。
這三個人,都在外麵等著,他們肯定也都在打探著、關心著這殿中之事。
於是,群臣不再猶豫,集體起身到了帷幕之前,分作兩班,持芴朝帷幕之中的皇太後、皇後拜道:“臣等謹奏皇太後殿下、皇後殿下:皇子延安郡王以純孝之心,托臣等大臣赤子之命,臣等不勝惶恐!伏以國朝曆代天子以孝治天下之故事……乞以皇太後殿下權同聽政,皇後殿下權同佐理軍國事……”
說完,群臣便俯首再拜,全體匍匐在地,舉著朝笏,一個個都是戰戰兢兢的樣子,等待著帷幕之中皇太後與皇後的決斷!
帷幕之中的高太後和向皇後,聽著群臣奏報。
這對姑媳對視一眼,然後高太後就道:“髃臣們的奏議,老身以為甚好!”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高太後也已經沒有彆的選擇了!
難道,要為了這個事情一直僵持下去?僵持到大宗正和嗣濮王到禦前?
那太丟人了!
宗室裡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說閒話!
也會讓天下人以為,她這個太後,貪圖權力。
太壞名聲了!
何況,皇子也在禦前!
若叫皇子親眼目睹了,太母、母後爭權奪利,影響太壞太壞了!
於是,高太後看向向皇後,問道:“皇後以為如何?”
向皇後自然盈盈一禮:“新婦全聽娘娘慈旨!”
她要的,隻是一個保障。
保障官家留給六哥的基業不被人敗壞。
其他的都無所謂。
說老實話,錯非是那個孩子,實在可愛、孝順,向皇後根本不願摻和到朝政中去。
高太後於是對帷幕之外的兩個翰林學士道:“二位學士,便以髃臣之意為準吧!”
鄧潤甫、曾布,立刻持芴上前:“唯,臣謹遵皇太後殿下、皇後殿下旨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