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八年,三月辛醜日(初八)。
趙煦一覺睡到自然醒,睜開眼睛時,就見到了向太後坐在他床前。
她雖然依舊穿著白色細紗所製的喪服,但卻已經將原本散開的頭發,重新盤了起來,隻在頭上戴了一條白麻。
這是開始釋哀的先兆,也是聽政的預兆。
趙煦看著,在心裡悠悠一歎:“已經了三天了嗎?”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駕崩。
二十三日,群臣跪請太宗聽政,答不允,三表上,二十四日,製曰可。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太宗駕崩。
四月初二,群臣奏請真廟聽政,答不允,三表上,四月初三製曰可。
從此,形成定製。
此後曆代天子即位,皆依此製。
換而言之,今天就是群臣奏請兩宮聽政,然後兩宮答不允的日子。
也就是說,明天,就是新時代的開端。
兩宮正式聽政!
當然,不會禦殿,而是在昨日蔡確陛辭之地。
自然,不會每天都去,按照傳統是遇隻日(單日)迎陽門下聽政。
此外,每隔五天,還將在迎陽門內的帷幄之中,召集宰臣、禦史台等,合議軍國事。
這將持續到本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戌戊日。
彼時,剛好是大行皇帝駕崩的第二十天,第二日就將迎來第三次群臣勸慰。
此時,群臣將再次上表,請求禦殿聽政。
依舊是答不允,三表上後從之。
此後,恢複正常的聽政,百官大起居、朔、望朝參等禮儀性質的活動也都會恢複。
同時,新除官員陛辭、新授官員引見,也將恢複。
而在那之前,大行皇帝的梓宮,就要啟程,在朝廷委派的禮儀使、鹵薄使以及橋道頓遞使的護送下,前往河南府趙宋帝陵下葬。
“六哥,從今起,除了大祥日、小祥日,以及群臣入宮勸慰外,可以常服了!”
向太後低聲說著。
趙煦點點頭。
“今日朝臣,已經上表請六哥聽政……”向太後又道:“母後已經替你否了!”
“他們還會上三表,明日開始,就要在迎陽門下聽政了!”
趙煦再次點頭。
“六哥有想用的人嗎?”向太後問著。
作為天子嫡母,向太後理所當然的,會希望趙煦提出自己的用人建議——當然,向太後也知道,六哥年紀太小了,朝臣一個也不認識。
他能用的也就是他身邊的人,也不過是給他潛邸裡的內臣、女官加恩而已。
趙煦看著向太後,點點頭,道:“告知母後,兒近來曾問石得一、劉惟簡等,我朝如兒這般年幼登基者,可有先例……”
“石得一,劉惟簡皆答:有之,乃是仁廟……”
“兒又問:仁廟如兒這般年紀時,可有賢臣輔佐?”
向太後靜靜的聽著,眼裡神色漸漸豐富起來。
“石得一等答:章獻明肅皇後以神童晏殊,伴讀於仁廟左右!”
“兒於是問:晏殊者誰?”
“石得一等答兒:晏殊,仁廟宰輔肱骨大臣,號為太平宰相,一生提攜無數賢臣,可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
“兒聽完,頗為豔羨,便問石得一等人,太平宰相今何在?石得一等答兒:晏殊已薨,但有一子名:幾道,頗有才名,唯仕途不暢,以至流連地方!”
趙煦看向向太後,眨著眼睛:“兒想和母後討一個恩典,將晏殊之子幾道召回京師,予以恩典!”
向太後聽完,看著趙煦的乖巧模樣,將這個懂事的孩子,摟在懷中:“我兒真乃仁聖天子,將來必可致太平!”
小小年紀就已懂,追慕祖宗舊臣,褒揚賢臣之後,推恩於下。
最重要的是——六哥連一個見都沒見過的人,僅僅是因為聽說,其父曾陪伴與他年紀約莫大小的仁廟讀書,便決定要推恩於彼。
可見六哥果然重情!
將來,向家子弟就有依靠了。
於是,向太後想都沒有想,就和趙煦說道:“母後這就去命人給都堂宰執們吩咐一聲,叫他們將晏殊之子……”
向太後想了想,問道:“幾道是吧?”
趙煦點點頭:“似乎是叫晏幾道的!”
向太後於是對身後一直矗立著的石得一吩咐:“聽到官家的旨意了吧?”
“立刻去都堂,告知參政主事者……”
“命晏幾道,立刻入京陛見!”
石得一深深吸了一口氣,才恭身領命:“臣謹遵大家、娘娘旨意!”
可是……可是……
他什麼時候和大家說過晏殊、晏幾道的事情了?
石得一滿頭霧水。
難道是劉惟簡、嚴守懃或者馮景講的,隻是大家記差了?
應該是的!
不然,大家深居深宮之中,去那裡知道太平宰相晏殊的故事,又是如何知道,晏殊有個兒子叫晏幾道,仕途不暢,流連地方的?
而趙煦則看著石得一的背影。
心中略有得意。
這是小試牛刀,也是趙煦這兩天想的一步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