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耶律琚試探性的問了館伴使曾布,再次得到確認——大宋天子,君無戲言。
這才讓他放下心來。
……
蕭不達也來的很快。
八月戊寅(十七),便抵達了汴京城,然後被人送到都亭驛內。
耶律琚、王師儒、蕭傑、韓昭願等人,自然立刻來拜見。
耶律琚等人,將他們到汴京城後的情況和蕭不達介紹了一遍。
蕭不達也聽完,笑了起來,問道“西虜已經和南朝稱臣了對吧?”
耶律琚點頭“然也!”
“善!”蕭不達也撫掌道“陛下已經遣上京留守耶律迪烈,親率兩萬皮室軍往西京大同府駐謁……”
“西虜今既臣於南朝,自然也當厚禮貢於我朝才是!”
這是遼國在西夏建國後,最喜歡的套路。
大遼天子從來最是公正,一視同仁。
要挾完南朝,就必然敲打西虜!
西虜迄今每年,都要貢馬、貢牲畜,才能讓大遼鐵騎停留在邊境上。
遼國的貴族們也習慣了,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耶律節度,勞煩節度將此事速速回稟上京……請天子聖裁!”
雖然西虜窮,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耶律琚拱手道“下官曉得!”
蕭不達也則看向了汴京城的皇城方向。
他舔了舔嘴唇,問道“那位南朝新君,真的很聰俊?”
所有人都點頭。
那何止是聰明,簡直是怪物!
蕭不達也好奇起來“究竟有多聰明?”
“像王勃、駱賓王?”
這些都是神童,年少出名。
所有人齊齊搖頭。
“那是?”蕭不達也問道。
耶律琚深吸一口氣,壓低了聲音“下官隻在殿上見過幾次……說過兩次話……”
“但……那位少君給下官的感覺很奇怪……”
“嗯?”
“神童隻是聰明而已……但不懂權術手腕,更不會駕馭人心……”
耶律琚充滿忌憚的說著,也回憶起那少數幾次接觸。
“真要類比的話……”他心有餘悸的道“恐怕,隻有太宗可比……”
“太宗?”蕭不達也深吸一口氣。
大遼太宗……那可是如今大遼一切製度的奠基人。
南麵官、北麵官、科舉取士、頭下軍州……
都是在他在位時期先後建立健全的。
耶律琚看著蕭不達也得樣子,就知道他想差了。
便道“樞密,下官所言的太宗,並非我朝太宗!”
蕭不達也倒吸一口涼氣,眼睛大大的鼓起來“難道還是大唐太宗不成?”
大唐太宗……
那可是契丹人也認的天可汗!
真正的英雄!
耶律琚等人齊齊歎息,道“或許武遠不如大唐太宗……但那少年早成,城府深厚,權術熟練的姿態……唐太宗十歲時,不過如此!”
這就讓蕭不達也,充滿了忌憚。
大唐太宗的故事,可是伴隨著契丹人長大的。
作為自詡正統的王朝,契丹人對自己所承繼的法統的明君,自然會高度評價——契丹乃是受唐太宗冊封,才漸漸成為一方勢力的。
按中原禮法,這就是始受封。
所以,唐太宗的故事,至少契丹貴族是耳熟能詳的。
而對唐太宗了解的越多,也就越會折服於其強大的人格魅力之下。
“竟是如此嗎?”蕭不達也感慨著,然後問道“那他為何肯主動提出三百萬貫的歲幣?”
耶律琚搖頭“不是三百萬貫的歲幣是用歲幣為質押,發行三百萬貫交子!”
“有什麼區彆?”蕭不達也問道。
耶律琚搖了搖頭“不知道……”
蕭不達也看向王師儒“通夫可知其中蹊蹺?”
王師儒搖頭“此乃聞所未聞之事……”
這確實是他無法理解的事情,就如同魔術一般。
看著就眼花繚亂,也根本搞不清楚對方到底在耍心機?
他隻知道對方說的條條是道,聽著也很有道理,看上去也確實可以實行。
就是搞不懂,這裡麵到底有什麼奧妙?
更不知道,南朝是怎麼把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變成的三百萬貫銅錢的。
“不過,南朝的館伴使言我朝隻要每年可以有三百萬貫銅錢使,便不要管這些事情……”
蕭不達也點點頭“這個館伴使說的倒是很對!”
大遼隻要有錢在南朝買買買就行了。
管這麼多做什麼?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