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禮院的官員,就經常靠著這個,狂吃去世大臣家屬的好處。
而一般的家屬們為了給自己的先人撈一個好諡號,隻能捏著鼻子任由這些家夥敲詐。
不過類似司馬光這樣的執政重臣,是直接跳過了前麵兩個步驟的。
不需要請諡,也不需要太常禮院的人來擬諡——他們的咖位不夠,沒有資格。
能評價宰執的,隻能是另一位宰執。
聽說文彥博來了,韓絳和呂公著,連忙領著其他執政出迎。
等他們將文彥博,迎到都堂的大廳,請他上座後,文彥博就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諸位宰執,司馬君實的諡號,議得如何了?”
韓絳道“不瞞太師,我等正在議。”
“嗯?”文彥博眼睛一瞪“有困難?”
“不瞞太師,確實如此。”韓絳不動聲色的答道。
“有何困難啊?”文彥博眯著眼睛,掃著在場的這些宰執,整個人的氣場完全放開,瞬間就讓很多人感覺到壓力了。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一些年輕人才想了起來。
這位老太師可不僅僅是一個致仕賦閒在京養老的老臣。
他還是一位曾在禦前,直接說陛下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共治天下的強勢人物。
關鍵是,他說了這個話後,一根毛都沒有掉過。
先帝依然重用他。
韓絳不動聲色的道“官家禁中曾語太後《禮》曰微之顯,誠之不可掩也!又聞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故此,我等宰執,以官家之語,擬司馬君實之諡。”
文彥博自知道這個事情。
他看向韓絳,道“官家既有此意,爾等宰執,照此議定便是有何難處的?”
“依老夫看,司馬君實生平治學嚴謹,有經天緯地之文章,有道德博聞的名聲,其一生清白,天下知名,誌向始終,不曾為之動搖!臨終以仕宦所得,儘饋於父老,可謂無私!”
他說著,就直勾勾的看向韓絳。
誰都知道的,司馬光生前的追求是什麼?
為什麼定不下來?
呂公著這個右相肯定不會攔。
唯一會攔的,就隻有韓絳這個左相了。
韓絳眯起眼睛“自古,諡乃行之跡也。”
“官家固欲美諡之,但我等大臣,卻不能不顧天下議論!”
“當初,夏文莊(夏竦)仁廟初欲諡文獻,群臣非之,再改文正,群臣再非,終為文莊。”
說到這裡,韓琦就看向文彥博“太師難道連此事也忘了嗎?”
文彥博嗬嗬一笑,他和韓絳,都知道彼此話中的意思。
他來這裡,就是來給司馬光爭一個好諡號的。
而且,這個諡號,司馬光生前一直在追求。
而韓絳則不想給。
因為韓絳說了——諡,行之跡。
是一個人一生的總結。
而他不認為,司馬光配得上那個諡號。
於是,就舉了夏竦當年的事情來回敬文彥博。
真是豈有此理!
隻是,韓絳哪來的膽子?
他今天做這樣的事情,不怕將來他死後,也被人在身後名上為難嗎?
除非……
文彥博眯起眼睛來。
他看著韓絳,想著韓絳透露給他的內容。
禁中官家語太後——《禮》曰微之顯,誠之不可掩也!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前一句,語出禮記中庸篇,後一句,出自詩經大雅,也被禮記所引用過。
兩句話連在一起,正常的解釋應該是非常正麵的才對!
那為什麼,韓絳非要攔著?不肯給那個諡號?
有什麼事情,是被他忽略的嗎?
這樣想著,文彥博就問道“那麼,都堂諸公,都擬了些什麼諡號?”
韓絳輕聲道“老夫以為,司馬君實一生,治學有成,資治通鑒一書,曠古爍今,可諡之曰文!”
文彥博頓時怒目圓睜的看向韓絳,感覺自己被挑釁了。
因為在大宋,單諡在通常情況下,是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委婉的批評或者是朝廷對這個大臣的死,根本不重視,甚至很輕視。
因為有兩個前例——仁廟時,曾想給一個叫王沫的小官諡文,而這個官員死時的官職甚至不夠賜諡的標準!
第二個例子,同樣發生在仁廟時代。
執政陳執中去世,當時最初主持議諡的是韓維,韓維素來不喜歡陳執中,所以給他定了個‘榮靈’的諡號,這就是指著鼻子罵他了——寵祿光大曰榮,不勤成名曰靈。
主持定諡的太常寺,覺得韓維太激進了,做人要友善一點,所以給改了一個‘恭’的單諡——不懈於位曰恭。
這也算是惡評了。
然後,當時的判尚書考功官楊南仲,覺得太常寺這個惡評,太不委婉了,所以將單諡變成了雙諡,加一個襄字,以恭襄報了上去——所謂襄,諡法雲因事有功。
這個人對大宋還是做了那麼一點貢獻的!
當然,放在恭襄的語境裡,這個貢獻很可能就是指的他死了這個事情。
最後,報到仁廟那裡,仁廟感覺楊南仲還不如不加那個襄字呢。
於是,最後定下來的就是諡恭。
陳執中,從此就是陳恭公了。
所以,在現實來說,在大宋單諡是不如雙諡的。
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看看曆代趙官家那又臭又長的諡號就知道了。
同時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字數越多,功勞越大,美名也越多。
所以,韓絳給司馬光按的單諡,在文彥博的理解中,等於是不裝了,奸臣自己跳出來了!
韓絳看著文彥博的神色,道“太師不要急。”
“諡文也沒什麼不好。”
“韓文公(韓愈),文起八代之衰,為天下表彰至今,可謂佳話!”
“此外,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
“司馬君實以‘文’為諡,並不傷其美譽。”
“何況,老夫也隻是一個提議。”
“太師若是有異議,可以上書官家,直抒己見。”
文彥博看著韓絳,有恃無恐的樣子。
內心的迷思更多了。
因為,很顯然,韓絳是不可能糊塗到這個樣子的。
給司馬光一個單諡?
彆說官家了,朝臣們是絕不會答應的。
尤其是呂公著、範純仁、呂大防還有他、馮京、孫固等舊年的舊黨大臣們,沒有一個會同意。
所以……
考慮到韓絳馬上就要致仕這個事實,這就不得不讓文彥博懷疑,韓絳是故意,故意在這裡當小醜,扮惡人。
這樣想著,文彥博就哼了一聲,道“若是如此,老夫自會上書。”
他看向呂公著“右相以為呢?”
呂公著平靜的說道“吾也已擬好了給司馬君實的諡號。”
“嗯?”
“文忠!”呂公著淡淡的說道“君實,有經天緯地之學,有道德清正之名,有愛民之心,有惠禮之行,諡文,恰如其當。”
“而其危身奉上,不辭艱險,可曰忠也!”
文彥博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韓絳故意提出單諡文,或許還能用打擊報複解釋——司馬光生前,沒有給過他一次麵子。
所以,他在致仕前,故意惡心一下司馬光雖然很不理性,但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萬一他抱著自己都要致仕了,不如爽一爽的想法呢?
可呂公著擬的這個諡號就……
文忠?
也算是個美諡吧。
也算符合司馬光生前的作為吧——哪怕他為執政,有八個月在家裡臥病。
但就問你,他是不是不辭艱辛,抱病入京,為少主輔政?是不是在病中都在憂心國事、民生?
可是,司馬光想要的諡號,他自己雖然沒有說出口。
但誰不知道啊?
就是文正!
所謂文正,乃仁廟朝時,為避諱仁廟的名字,而從文貞改過來的。
諡法曰清白守節曰貞,行清白,執誌固也。
又曰不隱無屈曰貞,坦然無私也!
對大宋而言,文正是僅次於忠獻的美諡。
但對司馬光而言,文正是他一生的追求。
不能諡文正,他的一生就是失敗的。
呂公著與之相交數十年,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
除非……
文彥博想到了一個可能,默默的不在做聲。
(本章完)
inf。inf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