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德亞王國貴族的催促下,另外三路大軍已經逐漸抵近根據地,但是他們也沒有與革命軍硬碰硬的打算。
而要說這三支援軍裡,哪支部隊最靠譜,最有可能對德亞王國的戰鬥進行支援,可能隻有德萊厄斯率領的諾斯王國軍隊。
另外兩支軍隊,海賊雇傭兵向來不可靠,不然祖安之戰也不會那樣反水。至於八寶水軍,這次圍剿中第四路海賊雇傭兵組成的大軍,還是八寶水軍為了分擔壓力組建的。
有了這麼兩個不靠譜的隊友,德亞王國軍隊隻能把希望寄托於老對手,而諾斯王國軍隊最開始也欣然接受了德亞王國貴族發兵援助的請求。
這次出兵這也可以說是祖安之戰的延續,畢竟上一次大戰沒有搶到什麼資源,也讓諾斯王國的國力日漸緊張。
幸好這時候德亞王國瞌睡了送枕頭,在德亞王國貴族負擔軍費,並且支付酬勞的情況下。接近軍國主義體製的諾斯王國,很快動員了大軍對根據地發起了進攻。
不過,諾斯王國軍隊加入圍剿也不是完全出於德亞王國貴族的請求。
之前革命軍的‘劫糧事件’陰差陽錯的把革命黨的勢力引入了諾斯王國,這也導致了諾斯王國許多村鎮成為了根據地的一部分。
這次行動,諾斯王國也有收複國土的需求。要知道之前刀妹起義,再加上之後的革命軍,對諾斯王國內部的部隊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這導致了諾斯王國下鄉的武裝稅吏都湊不齊,更彆說派出正規部隊收複疆土。也幸好,諾斯王國能借著德亞王國貴族的這股東風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
不過,諾斯王國軍隊雖然與德亞王國軍隊的戰略目標相似,但是雙方具體的戰術執行還是有些許差異。
德亞王國貴族對本國軍隊的要求,是一定要鏟除革命軍鏟除根據地,為此付出巨大傷亡也在所不惜。
前線指揮官對具體的戰鬥雖然也能掌控,但是對大戰術的挪騰空間非常小。
與之相對的,諾斯王國的大戰略也是鏟除根據地鏟除革命軍。不過具體戰術方麵還是有較大的挪騰空間。
比如,遇到強大的敵人,德萊厄斯可以讓軍隊避其鋒芒,尋找戰機再戰。這一點蓋倫就做不到,如果碰到強硬的敵人,德亞王國軍隊隻有硬碰硬打上去一條路可走。
這就是兩方最大的不同,諾斯王國可以儘可能的以保存實力為前提,製定作戰計劃。
這一點是德亞王國軍隊做不到的,畢竟聯軍圍剿是你召集的,主攻也隻能由你自己來打。
正是基於這一點,雖然諾斯王國軍隊也迫切的想要攻入根據地,依靠劫掠發一筆小財。
但是,在革命軍主力不明朗的情況,德萊厄斯不會貿然的投入軍力,畢竟,如果部隊損失了,也與諾斯王國的戰略目的不符。
就這樣,圍剿的四路大軍都遊弋不敢進攻。隻能指揮得動一路軍隊的德亞王國貴族,也隻能命令蓋倫率領軍隊進攻破局。
見到貴族發來的命令,蓋倫隻能麵露苦笑。自從先鋒部隊發現革命軍的不好惹後,德亞王國軍隊整日做的事情就是在修築堡壘,雖然也在推進,但是速度可以忽略不計。
這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隻有紮硬寨打呆戰才能避免己方露出破綻。
蓋倫的想法也與德萊厄斯相似,等隊友進攻試探虛實再製定下一步的做成計劃。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穩定的戰法是沒有問題的,可惜的是這次情況不一樣。
作為圍剿的主導者,德亞王國已經沒有了退路,現在也隻有蓋倫親自率領大軍去試探了。
下定決心的蓋倫,命令德亞王國軍隊的主力全麵出擊。不過戰術的表麵還是和之前如出一轍,德亞王國軍隊還是修建大量的營寨,依靠營寨向前推進。
不過表麵上雖然一樣,內裡卻大不相同了。這時候修建的營寨已經完全不能與之前相比了,隻能說還有一些掩護功能,但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了。
但是,與質量下滑相比較的是,軍隊的推進速度大大增強,德亞王國軍隊就這樣推進到根據地的腹地。這時候,德亞王國軍隊也開始與革命軍作戰部隊交手。
在戰鬥中,德亞王國軍隊卻並不順利,在德亞王國軍隊的前鋒斥候往前方行軍的時候,時不時就會遭到冷槍的襲擊。
但是,這是為大部隊查探路線的情報,德亞王國的前鋒軍也隻能在喪失地利的情況下,與革命軍的遊擊隊展開了廝殺。雙方開始遭受到的損失,開始流血。
但這種對抗顯然對根據地更有利,遊擊隊通過地利,能夠輕易壓製德亞王國軍隊的前鋒,這也使得德亞王國軍隊常常處在不利狀態。
而且在戰鬥中敢於以小隊形式,在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與根據地遊擊隊廝殺的士兵,也基本上都是德亞王國部隊中的精銳老兵。
就這樣,德亞王國精銳部隊與根據地遊擊隊互相兌子,不過作為精銳的德亞王國軍隊的交換比相當不好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